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 > 高考

强化非遗专业建设培育人才力量 将职业院校建设为重要阵地

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称将加快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所需的新兴和紧缺专业,健全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以及招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这引发了业界对于完善非遗人才培养机制的关注和讨论。

政策加力:

将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

非遗人才的培养始终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都明确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全国120余所参与院校共举办研培班1100余期,共计培训3.8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累计培训超10万人次。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有效调动了院校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重要力量,同时,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有技能、会设计、懂理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据了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专门设置了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美术等中职专业,民族表演艺术、民族服装与饰品等高职专科专业以及戏曲表演、工艺美术等高职本科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62个职业院校设置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各职业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明确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落地探索:

非遗技艺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在政策支持和非遗传承人不懈努力下,我国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持续扩大,非遗保护理念不断增强。尽管如此,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年轻人缺乏对非遗的了解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相较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需求,人才缺口大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难点。加强非遗技艺专业建设,强化相关职业教育,需要更多配套举措和落地实践。

为应对非遗传承人“有艺可传,无人可教”的情况,一些地区探索将非遗技艺的职业教育与非遗保护传承相结合,与产品开发相协调,重构教育体系。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动非遗扎根职教课堂,并将工作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为非遗人才培育提供依据。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4月,在原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非遗学院,设立洮砚、唐卡、剪纸、彩陶、木雕、葫芦雕刻等十个大师工作坊;2021年,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了甘肃省非遗保护与教育研究所,同年,甘肃全省20余所职业院校参与的甘肃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培训的针对性。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为培养非遗人才、激发非遗活力,依托特色资源,建立了以石雕为重点专业的中等职业特色学校——河北曲阳雕刻学校,至今已培养优秀毕业生近7000名。其中,500余名毕业生创办了自己的雕塑企业或雕塑设计创意工作室,30多名毕业生获评省、市级的工艺美术大师。

江门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实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画项目大师工作室等,则通过非遗传承人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遴选出了一批有志于长期从事非遗保护传承的人才,为当地非遗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开局面:

将职业院校建设为重要阵地

“非遗保护传承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政府、学校、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才能落地见效。近几年,多部委联合出台的相关政策非常及时。这有利于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尤其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的难点问题。”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认为,非遗传承人首先要积极关注政策、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以此为导引,建立一支强大而稳定的非遗传承队伍,拓展非遗传承局面。田静介绍,目前,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正在积极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即院校发“订单”,中心出师资,联合定绩效。“非遗传承人有文化和旅游部门支持,院校有教育领域的规范,需要建立非遗传承机构与院校协同合作机制,推动非遗人才培养。建议各地文旅部门积极作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适合于本地非遗发展基础的职教模式。”田静说。

“每项非遗都有特定生长的土壤,要尊重传承规律。”田静指出,职业教育中的授课主体应该是非遗传承人,并以此对传统的家族传承、学徒制等非遗传承方式形成有益补充,这要求非遗传承人技艺精湛,熟悉所在地区的文旅资源,并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素质和育人带人本领。

田静认为,还应丰富实践场景,尤其要把课堂搬到田野,让年轻人了解非遗生长的土壤,充分感知非遗作为文化名片的分量,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自觉传承。

业界专家建议,要精准、合理做好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设置,重点对能够融入现代生活和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非遗技艺项目给予支持;要科学、系统做好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的课程安排,兼顾理论与实践,与高校教育区分开来,提高实用性和吸引力;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搭建实训平台,强化产学研联系,相关机制应稳定而长效,如非遗传承人担任职业教育“导师团”,需要保障授课时间,评估教学成效,及时更新内容,优化职业教育,培育非遗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