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 > 教育资讯

重走西北角|一位博士生的新区蹲点随笔

编者按:

“白纸”添异彩,今朝展新颜。今年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批11周年。11年来,兰州新区荒原起新城,为兰州市重振雄风再造一个增长极,成为扩大内陆开放的新窗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节点。

近年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以国家一流本科实践课程“重走西北角”为契机,在践行“四力”、大兴调研中,记录时代风云,展现陇原巨变。今年暑期,兰大学子聚焦兰州新区,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访济济人才、看火热党建、游花海绿洲,近距离聆听新时代西北大开发的脉动。

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近期将选登部分兰大学子的系列作品,本期刊登的是一位在读博士生的3篇采访札记。

色彩的渴望

川者,河流、水道也,指大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水流汇聚与此。

兰州西北,黄土丘陵起伏间,秦王川就坐落在这四周高拢的盆地中。千百年来它是川,一望辽阔;它又不是川,干旱荒芜。

直到1994年“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在地下凿出长河,将大通河的水改了道,秦王川才逐渐有了今天的生机盎然。

西岔镇是受益者。岘子村村委前有一小片景观,种得密密的黄色千瓣葵、大红蜀葵,一朵朵迎着烈日昂着头。7月19日,临近中午,气温32℃左右。村道两边、房前屋后都栽有不少花。村民介绍,村道的绿化靠农用车拉上7吨多水,一周浇一次,距离自家近的,他们就从家里接一根水管子,以便“补水”。

村委会主任杨增信是岘子村的“红色”绿化带头人,一开始他只有个朴素的想法:“红花种起来好看”。他家小院中粉色的月季怒放着,每一片花瓣都尽情舒展,使绿叶的衬托都显得那么多余。早些年老杨自掏腰包买花种子赠送给村民,又积极解决公共区域养护问题,岘子村的绿化才渐渐有了今天的色彩。

无论如何,在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种花都是件奢侈的事。老天靠不上,只能靠人工。不远处什川泥湾的灌溉工程水压不稳定,岘子村原先布置的绿化喷淋头使不上劲,20多亩绿化区的浇水、除草等养护,一年下来得花费近5万元。

从黑龙江嫁到赖家坡村的李宏伟对这里的干旱感受很深。她家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用来种玫瑰,这是村里的特色产业。7月的灌溉沟渠是尘土飞扬的,“哪里能想浇水就浇水,作物灌溉都是村里统一放水。”李宏伟解释道。虽然玫瑰极为耐旱,但一年仅有的几次浇灌,也是李宏伟从前在家乡从没遇到过的。

村里种植玫瑰有40多年的历史,当地摸索出因地制宜的养护方式,产出的玫瑰出油量大,鲜美多汁,远近闻名。每年6月是玫瑰收获季,重瓣玫瑰、苦水玫瑰等多个品种缀上枝头,层层叠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采购商。李宏伟觉得这就是村里最美的时节。

像花一样,能绽放在这片人工引水土地上的每种色彩都极为不易。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万亩饲草基地,燕麦草把广阔田野铺成一片青黄色,阵阵风吹来摇曳生姿。临近收割期,基地需要增加人手,西岔镇新康村村民余公允被临时招来负责补水。受制于水压,他需要跳进1.8米左右的深坑,先关闭、后拧开坑中的两个管道水阀,并一段一段进行操作。水阀每隔几十米一个,远远看去,余公允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时不时从地下钻出来,又钻进去。上午放水3个小时,下午放水4个小时,一整天他就得待在田里。

虽然兰州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大部分都设置了喷灌、滴灌系统,但依然要设置人工进行干预。余公允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及时检查喷淋头,防止水中的杂质堵塞出水口。他并没有懈怠,但也免不了出现因缺水而干枯的草植。“你看这块,就是没喷淋到的,必须人工补水了,要不然一周就会干死。”说罢,他捡起地上的人工浇灌软管,往草深处走了。

这些并不起眼的“绿色生产者”,怀抱热情,秉承执着,守护着生命的色彩。

一切为了生态

7月18日,兰州大学重走西北角调研采访小队刚到兰州新区,就与当地宣传部门座谈,相关负责同志反复提醒兰州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和生态建设的不易。脆弱体现在自然条件的不足上,不易体现在人工修复的艰难上。

干旱贫瘠、盐碱荒滩是历史上兰州新区的面貌。碱土,种不了甜;苦水,灌不了地。

甘肃兴建了一项历时39年、跨越两省四市、克服各种地质难题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这个民心工程解决了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但接踵而至的是耕地不够,盐碱度高,土壤修复耗时长。

近几年,从土地流转、平整、种植、修复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兰州新区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建起现代农业公园。这其中的先遣队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种植队。他们按照黄土高原低丘沟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把荒山推平,保留小于60米的高差,并进行覆绿、养护。

从现代农业公园的山顶俯瞰四周,西岔镇窝窝井、赵家铺、岘子、团庄、漫湾六个村的撂荒流转土地修复情况一眼尽揽。有漫山绿林、连片的向日葵、玉米、苜蓿等,正在修复的土丘像梯田一样,每级都整整齐齐栽种了树木。如果不是远处暂未修复的荒山还矗立着,很难想象出这里的原貌。从2022年4月至今,这块面积6690多亩的土地逐渐有了新的生机。

农投公司还有13个像这样的生态修复项目。由于资金紧张、土壤条件不一,生态修复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充分适配。因为没有成熟的农作模式,农投公司种植队大田种植事业部副部长王万涛和农技师只能边种边试。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已经做了树穴周边的土壤改良,还打算将原本用于林下经济的燕麦、油菜籽直接翻到地里,当成氯肥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

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配套设施,每个项目都配备泵房进行施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备,肥料利用率提高到了80%。“按照目前的进展,越到后期养护难度越小,田野再不可能回到荒滩了。”杨浩东对生态修复满怀信心。

他嘱咐我们,一定要去水秦路看看,道路两边风景截然不同,一边是荒芜、一边是繁茂。那是过去和今天,相信不久之后,它们都将在绿色发展的未来相遇。

蹲下来采访

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来形容兰州新区的生态显然已经过时了,但用在调研采访上依然适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走西北角调研小分队到兰州新区调研为期一周,虽然时间不长,但进基层、近群众的心已然生根。

赴新区采访前一个月,四人小组就开始交流选题了,而在此之前大家对新区的了解确实不多。近年来甘肃生态治理卓有成效,通过媒体,新区作为“荒滩起新城”的典范广为人知。大家不约而同把方向定在了生态上。这是个宏大且专业的方向,调研既不能陷于“技术流”中,也不能拿着面上的材料敷衍了事。

经过多方查找资料、讨论,大家的采访计划修改了5次以上,才基本勾勒出大致轮廓。有人想去榆川村,它因“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想去段家川,看看生态种养循环产业是怎么实现高效利用的;有人想去村里看厕所,去垃圾站看清洁,去环境监测点了解黑科技……大家调研的主要方式就是想通过触摸一村一景,体验村民的生活和新区别样的美丽。

开始采访后,小组成员们终于与“梦中情村”见了面。在岘子村,大家从村道绿化采访到夏菜种植,从村主任家聊到普通村民家,满眼的红花绿叶、一户一车的富裕场景让学子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实效。在赖家坡村,大家关心玫瑰产业给村民带来的收益,也关心摔骨折了小臂还在坚持办公的村文书。在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小组成员马瑜拦下了行驶在田间的农用车,向农户了解车上苜蓿的去向,家畜养殖的新变化;面对有点拘谨的养护工人,姚智超用家乡话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当遇到移民村来的生态产业工人,冯倩倩总是仔细记录他们的收入来源,生活保障等。

在几天的调研里,没有人想待在空调房里,也没有人抄材料、打电话走捷径获取素材。小组成员把新区现代农业公园山顶俯瞰到的“360度全景深绿”、赖家坡村文书所说的“没有一块土地撂荒”、农民们烈日下种树、浇水、除草挥汗如雨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话都深深烙印在这趟生态之旅上。

学子们用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民生情怀,蹲下来听新区说……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侯巍;指导教师:冯诚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