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三离三留! 江门这位支教老师, 背后有太多感人故事……

“敬爱的龙老师,如今的我身处杭州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为您写下这些文字”“在我心里,您是良师更是益友,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做人,我忘不了您每天放弃休息时间,为我们补习数学”……

写信人许兰香

曾是广西崇左天等高中学生

收信人则是粤桂扶贫协作中

江门派往天等县的支教老师——龙超洪

从最初只支教2个月,到三次申请延长

“三离三留”的龙老师

最终留在大山、扎根天等

决心为小康事业接续奋斗

决定“不走了”

当时针指向12时10分,龙超洪准时出现在讲台之上,这堂40分钟的数学课,没有写在课表上,却成了全年级学生追捧的“大课”。春华秋实,眼前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龙老师的“临时课”也上成了“常设课”。

“知识改变命运。”

龙超洪如此坚信

2003年,从湛江小乡村走出来的龙超洪,凭借知识的力量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的校门,最终成为台山华侨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从当初的“求知者”变成了如今的“授业者”,十余年如一日,龙超洪用知识帮助更多学生改变未来。

近年来,在东西部粤桂扶贫协作中,江门与天等县“结对”,两地每年互派骨干教师到对口学校全职交流。2018年底,龙超洪主动报名,作为粤桂教育帮扶支教团队的一员奔赴广西,来到天等高中,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我要用知识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龙超洪如此期待。

“我想把自己十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跟天等的老师们分享,希望能给孩子们帮助。”初来天等,龙超洪难免有些忐忑,“第一堂课上,我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印象很深”。

扶贫先扶志

就是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

在龙超洪的班上,贫困学生占了近8成。他很快发现,相较于学习上的落后,补齐思想和信心上的“短板”更迫在眉睫。“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与老人住在一起,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龙超洪说。

没有一蹴而就,只有久久为功。在龙超洪的记忆里,曾有一名辍学的学生,由于母亲早逝父亲不在身边,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关怀,难以融入集体。为了帮助这名学生,龙超洪先后家访开导十多次,终于打开了她的心结,最终考上大学。

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在龙超洪看来,“教育帮扶首要是沟通和信任”,敲开学生的“心门”,要“以情动人”“以身作则”,只有努力做好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真诚,才会从心底接纳,更好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

扶贫必扶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小灶”只是点缀,关键在教学改革。为此,龙超洪与当地的老师们深入研讨,引入新课堂概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模式循序改变。“龙老师的课堂模式,已成为我们推行的范本,为整个地方教育注入动力。”天等高中校长黄玲说。

“龙老师的教学让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能很快跟上,以前学习不积极的同学,现在经常围着老师问问题。”学生吴丹妮说。“龙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听课,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家长也更有信心了。”天等高中老师黄建波说。

从13个“一本”上线考生提升到26个,从380多个“二本”上线考生提升到500多个,龙老师圈粉无数。他的到来,改变了学生、改变了天等教育。而这段经历也改变了他,“在这里,我实现了更大的价值,发挥了更大作用”。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走了”。

结下“山海情”

最初,龙超洪的支教时间只有2个月。2019年1月,支教期满的龙老师面对学生、家长、同事的挽留,决定延期至当年6月高考后;当年6月,完成任务的龙超洪回到江门,黄玲“三顾茅庐”,又把他请回了天等。

最后一次“离别”

是在2019年秋季学期结业课堂上

龙超洪红着眼眶与同学们道别

学生们哭成一片

告别之际

龙老师收到了一摞学生们的来信

有的是感人的回忆

有的是心底的不舍

更多的还是动情的挽留

● “您的到来掀起了我们班学习数学的热潮,在那几个月的艰苦奋斗中,我知道您比我们累多了,您让我们变得不一样,感谢您的激励和不放弃。”学生戴晶写道。

● “您可能不知道,在您教我之前,我以为我的数学60分已经是极限了,现在我觉得我不能止步于此,很多同学也这样想,下定了决心用最大努力学习。”学生张美静写道。

龙超洪直言,他每每读这些信,都会难忍落泪。

2020年初,黄玲校长又一次拨通了龙老师的电话,说山区的孩子需要他这样的优秀老师传授知识、助力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每个家庭的命运,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黄玲校长的诚意与学生们的挽留,更加坚定了龙超洪继续支教的决心。当年2月,龙超洪决定返回天等。“扶贫不只是经济上,更在于观念和精神上,而这并非一时一刻能够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帮扶,需要支教老师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龙超洪向记者说道。

半年后,龙超洪举家搬迁到天等,他的孩子也转学到当地的天成实验中学就读。“我夫人是台山人,虽是背井离乡,但她依然很支持我的决定,她告诉我,我所做的是伟大的事业,这让我更有力量了。”龙超洪说。

冬去春来,今年是龙超洪执教的第三届“高考班”了。

龙超洪发现,相较于过去两届,学生们的性格更开朗了,学习积极性也更高。“这是结对教育帮扶结出的硕果,除了我所在的高中,还有很多支教老师坚守在小学、初中的讲台上,是我们的共同努力,促成了这一系统性的变化。”他说。

这只是新的起点

龙超洪告诉记者:“现在班里的贫困学生少了,但他们仍需要持续关注和帮扶,巩固脱贫成果,更重要的是抓好学习,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我作为从小山村里出来的穷孩子,把国家对我的帮助和培养,用在需要的地方,我觉得很有人生意义。”

龙超洪在教育帮扶中的坚守与付出

不仅为江门与崇左结下“山海情”

搭建起了共建共享的桥梁

更为东西部扶贫协作

写下了令人动容的一笔

在龙超洪的激励下

未来将有更多的老师奔赴教育帮扶一线

为山区的孩子们撑起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李芳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