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焦点

增加100人! 广外今年计划招生5200人, 还有这些特色…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郭子扬 梁颖怡 通讯员 欧少彬 杨欣 今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第二十二届大学开放日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该校招生计划总数5200名,较去年增加100名。其中,在广东普高招生计划为4185名,占学校今年招生总计划的80.48%,包括面向省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地方专项计划”130名,普通历史类1777名,普通物理类2179名,艺术类99名;在外省招生计划902名;此外,还有保送生招生、对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等113名。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今年英语(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从提前批调整到在本科批次招生。英语(师范)专业计划招生224名(其中历史94名,物理130名),较去年增加74名。为更好地保护考生的利益,学校决定对平行志愿批次的出档考生,只要其服从调剂、体检合格且符合有关录取规定,则不退档。

今年有66个本科专业有招生计划。学校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中,除了艺术类专业不分物理和历史,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单独划分院校专业组以外,其他专业都按物理和历史分别划分了不同的院校专业组。这些院校专业组中,地方专项计划组只面向符合条件的农村或贫困地区考生,政治学类院校专业组要求只有选考思想政治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其他院校专业组对选考科目均不做限制。

今年新增招生专业为希伯来语。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娴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以色列国家概况和犹太文化,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希伯来语人才。目前,华南地区仅有学校开设希伯来语。

非通用语种20个专业实行“微专业”模式

为培养“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通语言、懂文化、熟悉相关领域知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今年入学的非通用语种学生将修读跨学科课程(微专业)。这类学生可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学”“国际关系”共计5个微专业模块中择定其中1个模块修读,形成以专业为单位小而精的系统化专业知识模块,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对于广东的普通历史类和物理类考生,学校在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级差。即: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先安排投档总分排位高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依次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以此类推,依次安排投档总分排位在其后面的考生的专业志愿。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已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允许符合条件的本科生转专业。转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进行。转出条件和名额不设限制,转入程序皆含笔试和面试。从2019-2020年的转专业数据来看,成功率达到70%。

“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校副校长焦方太告诉记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共有30个外语类专业,涵盖28个外语语种,开设的语种专业已全面覆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外语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三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外语人才最集中的高校。

在国家实行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学校共有3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数量位居全国外语类高校并列第一,全国外贸类高校第一,省属高校第一,占今年学校招生专业总数的50%,表现抢眼。

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在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下外教教学、出国(境)外交流有所影响,在此情况下做好学生的国际化教学自然非常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尽可能把影响降到最低。”焦方太表示,学校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合作与交流,比如通过网络选修境外大学的课程,85%以上外教克服时差因素为学生网上授课,等等。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与境外大学的合作、国际交流、出国项目等也会逐步有序开展。

国际化教学,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广外宣传部部长胡文涛表示,学校充分搭建平台、发挥优势、培养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湾区故事贡献广外力量。其中在培养人才方面,以“专业+语言”的方式在区域化、全球化中讲故事;例如,小语种专业学生也要了解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等,进而利用好语言优势+专业技能优势,全面讲好中国故事。此外,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外合作共建新闻学院,在此基础上开展广东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基地建设。

图片:通讯员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