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开始,注定不一般。
又是9月1日,但今年的9月1日,坦率地说,与往年大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因为疫情——中国虽有零星病例,但总体对开学没大影响;更大的变数,大家都知道的,“双减”。
这将是影响所有中国孩子的大事,对孩子有影响,就对中国有影响,对未来有影响。
“双减”怎么减少?我看到,各地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很具体。
比如,北京。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
2,课后服务分两个阶段进行,初中校工作日可开设晚自习。
3,大比例促进干部教育轮岗交流。(这一条,很有震撼效应)
还有,上海。
1,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疑难作业不带回家。
2,全市各学校通过校园网,进行作业完成情况日报公示。
3,明确线下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还有,广州。
1,鼓励每周一天“无作业日”,节假日也要控制作业量。
2,小学一年级每学年统一考试,不得超过2次;二年级不得超过两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两次。成绩呈现实行等级评价,严禁公布成绩和排名。
一些措施,我知道也颇有争议,但更多的是理解,甚至会心一笑。比如,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为了减少拥堵,会提倡(或强制)每周一天“无车日”;到了广州,孩子们照此办理,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也算是从娃娃抓起吧。
政策正在调整,因为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所以,要双减,要下狠决心,将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根据教育部8月30日的发布会的最新政策,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看来,广州的政策还得改。
政策用力,孩子们得益,但当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后,做什么?
正如有朋友感慨的,不能把糖果从孩子手中夺走后,什么都不给,否则,不能得到满足的青少年,一定会想办法在其他地方找补。
尤其是家长们没有精力能力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排除,最后出现让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比如一些孩子缺乏自控,沉迷于游戏,甚至游手好闲,等等。
我们要堵,也要疏。给孩子更少的选项,但应该是更好的选项。
(二)
什么才是更好的选项?
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0个父母眼里有10000种选项。
有朋友给我转来“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我觉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
因为上讲堂的,不是滥竽充数的混社会的大师,而是真正的大师,比如第一期,有10个科学家,包括:
已经是副国级(政协副主席)的中科院院士王志珍;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被《自然》期刊称为“量子鬼才”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陆朝阳等。
虽然是大师,但大师用最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科学的故事。
比如,王志珍讲解蛋白质科学中的奥秘,欧阳自远展望火星被否被改造成为第二个地球的可能性,陆朝阳讲述量子计算背后的趣味原理。
还有国际的大师,据介绍。这期大师课,还收录了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生前在腾讯科学WE大会上的8分钟演讲《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大师来告诉你。
按照宋庆龄基金会和腾讯的规划,就从这个学年开始,“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将邀请1000位时代楷模、榜样英雄和科技、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名人名家,专门为青少年定制优质内容。
目的?
不是赚钱,全是公益。也不是简单的课程,就是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
环顾中外历史,有多少名人,因为少年时期受到名人大师的启发和激励,找到了理想之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最终成为更多少年的榜样。
两百多年前,当经典电动力学创始人麦克斯韦在剑桥讲课时,面对仅有的两名听众,他不会想到,其中一位名叫约翰·弗莱明的学生,未来会发明人类第一只电子管,让全世界跨入到电子时代。
二十多年前,当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回母校演讲时,他不会想到其中一位名叫陆朝阳的同学,未来会追随他的脚步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用一分钟就完成超级计算机一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师就是最好的榜样。
这也是宋庆龄基金会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推出的一个公益项目。从9月1日起,在微信、QQ、腾讯视频、腾讯微视、QQ音乐等腾讯旗下产品的“青少年模式”下,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考虑到孩子们的时间,每一堂课10分钟,而且,为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一些课还会辅以AR动效和动画。
事实上,腾讯在这方面也一直有积累,WE大会做了9年,青少年科学小会做了3年,累计邀请包括霍金在内的近10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进行分享,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不少独特而优质的内容。
什么是科技向善?
我觉得,这就是科技向善。
孩子们有需求,政策有指向,机构自然也有行动。
就在这个9月1日,宋庆龄基金会还联合新华网,邀请一系列名人,为孩子们送上新学年的寄语。
他们是谁?
我看了一下名单,确实不一般:
“人民英雄”张伯礼、
“最美女校长”张桂梅、
亚洲最快男人苏炳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
小提琴家吕思清……
在新学年的第一天,他们的一些话,将可能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
比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寄语: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就像千里黄河的浪花一样,在凝聚成力量蓬勃向前的同时,也绽放出每一朵浪花。
还有,我非常尊敬的张桂梅校长的寄语:孩子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别忘了我们的誓言——强国有我!
(三)
2021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看看世界,德尔塔仍在肆虐;我们周边,阿富汗的战乱让人叹息;回顾国内,万象更新,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最好的年代。
真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中国的孩子,拥有比我们和我们的先辈更美好的未来。
当然,我们也不用回避,也有各种挑战,新的挑战。
比如,我们焦虑的内卷,还有最近,不少“流量明星”的陨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质的偶像,可以激励青少年见贤思齐、择善从之。但我们必须看到,一些所谓的“顶流”,实力、人品与其市场价值、地位严重不符,给孩子们带来的,较坏的示范作用。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以及其他类似的公益项目,就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开始,给了孩子们另一种选项,更好的选项。
孩子们就是一张白纸,上面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他们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他们受挫,就是我们的受挫;他们快乐,就是我们中国的快乐。
100年前,梁启超呐喊:少年强则国强。
100年后,中国的这一代,肯定比以往更强。
正如全亚洲跑得最快的教授苏炳添的寄语:中国速度没有极限,希望同学们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突破自己的极限。
极限在哪里?
在遥远的未来。或许,中国人的梦想,就没有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