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林茹彬)近日,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公布,同意四所民办学校更名,分别为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更名为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更名为广州市黄埔区华实初级中学、广州市黄埔广附实验学校更名为广州市黄埔区戎光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玉岩天健实验学校更名为广州市黄埔区天健学校。自此,广州全市超过20所民校已经公布将会更名,与公校“脱钩”。
今年8月,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下称“公参民”学校)。有教育界专家称,当“公参民”学校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名、或改制、或停止办学,民办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将会大大缩小。长远来看,一些还没“擦亮”招牌的民校或会被逐渐淘汰。而已经被家长熟知的民校如果可以在“脱钩”后脱离路径依赖,与时俱进打造学校生态,也会遇强越强,成为更优秀的民校。
“公参民”学校更名不只是“更名”而已
“公参民”学校更名到底意味着什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认为,“公参民”学校更名只是换了个学校名字,更名前后对学校办学和运营没有太大变化。而事实上,对于部分“公参民”学校来说,更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对学生还是学校都深有影响。作为与之最密切相关的家长,应该如何理解民校更名?
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通知》中肯定了“公参民”学校在义务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称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也指出,“公参民”办学模式诱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教育部等八部门将对“公参民”学校进行专项规范。
《通知》中提到: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应在履行财务清算等程序,并对民办学校及相关单位、企业等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公办学校逐步退出;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也可转为公办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也就是说,“公参民”学校目前有三条路可以走:与公办彻底“脱钩”、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据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上述“公参民”学校已经获教育局批复更名,还有一小部分民校转为公校。如汇侨中学已转为公办,现为白云中学初中部。
更名工作还在推进,师资成家长关注点
民校对于家长的吸引力,来自学校的品牌、师资、环境、升学率等方面。当民校与“母校”脱钩,没有了名校光环,师资和管理层团队全部撤出后,家长是否还会为民校的高学费买单?家长杨先生表示,他最关心的是民校的品牌和师资:“孩子准备小升初,不一定能摇到心仪的学校。如果摇到不好的学校,我本来是打算选择民校的。民校比公校校园环境要好,有名牌公校的管理团队,在我看来和名牌公校差不多了。但现在民校要改名,师资团队撤出,优势就不明显了。而且听说民校的老师由于没有编制,流动性也比较强,我觉得对于孩子学习来说也不太好。所以现在我会重新考虑读民校的决定。”
那么,这些已经公告更名的学校,师资和管理团队是否会有改变呢?广州市白云区华赋学校(原白云华附)校长王彩霞、广州市海珠区南实初级中学(原名: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校长骆志伟均表示,学校更名后各事项还在推进中,部分事项还没最终确定。
部分民校教育质量将出现大幅震荡
公民校“脱钩”,除了校名不能再有原“母校”校名外,更深远的影响是,按照《通知》规定,公办学校进驻民校的管理层和师资将逐步全部撤出。这对于脱钩民校来说有什么影响?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陈峰认为,公校资源撤出对于民校总体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部分学校来说确实会有些许影响。
陈峰表示,很多挂公办学校的民校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跟师傅已经学习了那么久,已经有自己的教学模式了,所以不会有什么影响。但部分和公办学校交换了老师和资源的民校面临的问题是,公校派驻的校长和师资要撤出,但自己还没培养好替补队员和接班人,还没形成自主管理力量,依然要依附母体公校,相对而言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学校的管理层、骨干老师、管理模式和教研模式,都是人带来的,是和人在一起的。如果学校还没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的话,就会有影响,而这些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放大,个别学校会出现短时间的颓势。这些学校如果能发挥优势,止住颓势,也能逆风翻盘。但如果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也有可能会被淘汰。”
陈峰总结,公民校“脱钩”后,民校会有三个趋势。一是从数量上看,整个民校的总体规模和数量规模会缩小;二是从质量来看,民校在本次政策的优胜劣汰下,民校的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三是从定位上看,民校从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变成教育发展的有机补充。“家长选择公办学校是基于公共服务的,而要选择超越公共服务进入到优质、特色、高端的服务,就会选择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优势就会在这个地方出现。”
对于公校资源限期从民校撤出,李伟成则判断,部分民校的教育质量或将出现大幅震荡:“可以预测,与公办名校脱钩后,部分民校需要有一个调整过程,甚至是阵痛的过程,管理和教学将面临挑战,如果彻底脱钩,其高中教育质量可能将会出现大幅震荡。”
家长选择学校需关注学校是否稳定发展、持续发展
“公民脱钩”后,民校没有了名牌学校的“背书”,家长在选择民校的参考指标又少了一项。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选择民校呢?
李伟成认为,选择民办学校不要光看名字,重要的是要看其办学以来,是否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特别是要看校长的领导力,看校长老师的言行举止,看教师队伍的情况。“当前绝大多数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新入职的教师较多、优秀教师较少,由于缺乏交流和教研机制,部分民办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要看看他们这几方面真正的情况。当然,民办学校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但家长听其言还要察其行,在平时多留意,在学校开放日多观察。”
家长选择民校,也有部分原因是家长对于部分公办初中的办学能力不满意。李伟成表示,目前广州公办初中教育质量的确存在瓶颈,希望有关部门必须正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补齐这一短板。
李伟成还向家长提出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就近的公办学校,如果所进入的公办学校不太理想,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校方,提高教育质量。“家长委员会的力量不容忽视,在国际上家长委员会就是当时为了挽救学校教育质量低下而诞生的,而现在的家长委员会几乎成了摆设,甚至还成为学校的‘助手’,主动放弃了家长的权益,这个应该予以重视。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选择民校无可厚非,但一定要看清楚其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现在许多民校的理念和目标都很高大上,但家长们要看看是否真正用上。部分学校校园搞得很漂亮,但有些仅是供参观用而不是为学生而设置的,这些情况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