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潘子,就读专业:030103,考研成绩初试:400+ 排名:前三,复试:380+ 总排名:前三,对成绩很满意,对得起辛苦备考。所以各位同学,你们要加油,要相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一、考研的原因
(一)弥补高考遗憾
高考时发挥失常,又不想复读。客观来讲,考研的竞争压力远比高考要小。通过考研进入一所比较好的大学,从而弥补高考的遗憾。
(二)拼一把证明自己的实力
坚定以后一定会更好,认为自己的实力不仅仅是这样,还能再上升一步,继而参加考研,认为考研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证明。
(三)学术深造
对科研有一定兴趣。
(四)提升就业竞争力
考研≈好工作成为一种默认的社会现象。
二、选择专业和学校(简单建议、选择方法、参考资料)
首先,要想好要不要考中大?——想在大湾区就业?考985高校?
其次,考学术还是法硕?中大的法硕竞争也许比部分学硕要大,尤其体现在复试阶段,中大法学院的法硕复试录取比堪称变态级别。另外学硕在奖学金等方面的优势无需多言。
然后,考学硕的话,考哪一个学科?民刑经济法国际法多招收本校生,法制史难就业。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国企做党建等岗位宪法行政法专业最热门。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考宪法,如果报宪行专业可以少复习一门专业课。另外,宪行专业调剂到其他专业机会较多。最后,如果立志于读博,那么公法,特别是行政法在当下是一门显学,这个可能和大家的认知不一样。
三、复习时间线安排建议
在整个复习期间,作息要尽可
能规律,不要太晚起太晚睡,每天保证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每天下午跑跑步。
4月到6月:
这个阶段可能学院安排的课程还比较多,但还是要尽量挤出时间能够把所有的专业课过一遍。很多同学大学的时候可能都没认真听课上课,专业课的基础是比较差的,所以一定要利用这学期的三个月时间把要考的专业课认认真真学一遍,打好基础,这不仅对于初始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对通过初试之后的复试、以及整个的研究生生涯也极为重要,以后很难有时间和机会打基础了。
7月到8月:
暑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段,这两个月的复习效果基本上决定了最后的考试结果。
在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开始研读历年真题、整理总结专业课老师的文章和专业老师给研究生上课的课件,汇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背诵笔记。
9月到12月:
从9月开始到考试之前,一方面是一个针对前两个阶段的内容不断重复理解和背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一个做真题、模拟题,并且注重答题细节、答题完整度,从其他考试生中脱颖而出的过程。要练习如何做好论述题,如何作答的有深度、有思想,而不是让改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死记硬背的。
四、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1. 政治个人复习经验:
·按照肖秀荣系列教辅上市的时间推进政治复习进度即可,可以稍微延后。
·重视客观题!!!客观题为王!!!很多考生有一个误区,觉得客观题不重要,大错特错。近两年都参加广东地区政治考研主观题阅卷工作,主观题给分……合适机会细说。
·客观题攻克的要点:刷书。没事多翻几遍书,没必要背诵。考前翻个二十遍。
·主观题到最后一个月背诵背诵肖八肖四就行。
·不需要过分关注时事,这些事市面上的考研机构和老师都可以帮忙解决。提高效率,时间花在重点上。
可用的资料推荐:肖秀荣系列教辅
2. 英语个人复习经验:
·从决定考研、开始复习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背单词,下载一个单词APP,每天打卡,背诵考研大纲中的单词。
·买本单词书,攻克大纲单词中的重点词汇。
·积累词组和短语,put up/put down/put away/put off……类似
·买本长难句书,攻克句子语法问题。
·刷真题,真题反复做,反复理解。不需要留一两套真题到考试前模拟,没必要。
可用资料推荐:选择市面上出名的老师的教辅不会有大问题,小众老师自己斟酌,可能很好,可能一般。
3. 专业课复习建议与推荐资料
专业课一:
专业课一考民总、刑总、法理、宪法(大概率是这四门,但也可能有变化),宪法由于是专业课二本身要考到的,所以可以列入专业课二的复习计划,这里先排除宪法。对于另外三门,基本要求是把本科生教科书中的内容熟练的掌握。掌握的程度是合上书,脑子里面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但这只是基础,报考中大法学院的同学基本都能达到。所以就需要做基础之上的拔高工作,这部分工作就是我们要做的。
专业课二:
专业课二同样,首先达到一个基础的要求,脑子里要有一个完整的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专业课二对复习教材的选用有要求,因为专业课二要考的内容都是各位老师的研究领域,难免会有个人的学术兴趣和不同的观点。另外,专业课二的答题要求很高,网络上买的(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神神秘秘的)辅导资料均不靠谱,需要真正明白几位老师的学术旨趣,针对性的认真读文献、整理总结。
专业课的复习严格来讲不存在复习时间线,要不断地刷书刷笔记,刚开始可能复习完一轮要一个月,后面二十天、两周、一周、一天……,最后要达到全部专业课内容了然于胸的境界。
参考书单
马工程系列教材、《宪法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