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院校在历史上留名,但其实它们早已消失在历史中,只不过被长留在历史记忆里。回想起来,大家都记得这些是很牛的学校,要是不合并,本身就是一所重点大学,211甚至985。但无奈自身的专业性太强,于是多数被综合性大学纳入麾下,从而打造出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因为时势造英雄而“吃”成了巨无霸的后者,科研论文等硬性指标一夜飙升,合并院校出过的名人和大师也一并“过继”,原校址改造为新校区……随之综合实力大大提升,轻松甩开曾经的兄弟院校几条街没压力。
相比之下,当年那些错过了合并风口的院校,不知是否有点后悔。毕竟曾引以为豪的专业性,如今反倒成为发展桎梏,全省头部拱手让人,“双一流”也插队失败,陷入一种可能被历史遗忘的焦虑中。
中山大学,2001年由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所以学校的源头有两个。
中山医科大学分支
中山医科大学源于1866年建立博济医学堂,这也是我国的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培养了中国第一代西医,首任校长便是美国长老会教徒、最早来中国的著名传教医生之一嘉约翰。1885年,学校增加讲课和实习时间,充实教学内容,学制为三年制。孙中山于1886年秋入该校学习,共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4人。至1897年,有男生25人,女生6人,并将学制改为4年。
后来博济医学堂并入岭南大学,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又和前广东公医学堂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此后几经易名,到上世纪60年代,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基本定名为中山医学院,此时的学校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医学名校。拥有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八位一级教授,占全国33位的近1/4,有人戏称为“八大金刚”。
梁伯强:著名的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致力于人体标本研究的他是个长年与尸体为伴的人,非常强调开展尸体解剖研究。
钟世藩:著名儿科专家,是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的父亲。上世纪30年代,他成为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解放后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
林树模:著名生理学家,它用自己设定的方法测定了中国人的血液化学成分正常值,改变了过去袭用西方人数值的不正常情况。
秦光煜:著名病理学家,是我国病理解剖诊断方面的权威之一。
谢志光:著名临床放射学专家,对我国放射学的创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寿恺:著名内分泌学家,曾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并兼任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教授。
陈心陶:我国最有成就的血防科学家之一,他运用改变生态环境消灭血吸虫的方法,被前苏联专家称为“伟大创举”。
陈耀真:中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和夫人毛文书开创了中山大学附属眼科中心。
事实上,将他们称为“金刚”,诙谐又不失恰切。他们分属不同的学科,手里持的并非金刚杵,而是听诊器、手术刀、试管、显微镜,它们并不具备杀伤力,却使得病魔在“金刚”面前落荒而逃。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金刚”中的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就是我国今日赫赫有名的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的父亲,他为今日中山二院的儿科学建设以及我国儿科学、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研究作出过突出贡献。今日中山大学系统内已经有7所附属医院,其中不少就是由这八位一级教授及他们各路弟子直接担任开科“鼻祖”的。
随着全国恢复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浪潮,2001年,原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开始了在综合排名评估上的高歌猛进。中山大学近8年全国排名一直位居前15,最高位2013年排名全国第7,省内一直雄踞榜首,是华南地区最高学府,抛离了同省唯二的另一所985——华南理工大学。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共有48个学科获评,14个学科获评A类。2个学科获评A+,2个学科获评A,9个学科获评A-。与中科大、华科大、西安交大等名校并列第12。
从A类学科获评结果来看,中山大学A类学科主要集中在医学、理学和人文,工科则没有。从学科评估整体来看,中山大学属于有高原没高峰,总体巨无霸。但是,如果缺少了医学,中山大学的排名和整体实力,将很难跻身全国前15。
总结:
如今的中山大学已经是岭南学术首府,坐拥南校区(校本部)、东校区(大学城)、珠海校区、以及北校区(中山医学院)。而同城的另一所985华南理工大学目前已“附属”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终于开始在医学发展上驶入快车道。
如果没有2001年的那次合并,恐怕中山大学在广东省一哥的位置很难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