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程小妹新职业教育法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发布、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举办......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是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一年。
这一年里,大到明确职教定位,小到学生实习管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既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不断夯实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梁八柱。回看2022年,职业教育迎来了哪些新气象?作为全国职教高地的广东又有哪些新实践?
明确类型定位普职协调发展
2022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以立法方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一提法具有标志性意义,通过立法形式,为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新法出台后,“取消初中普职分流”的错误解读曾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的讨论热榜。教育部也多次明确定调,将“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是误读,绝对不是取消中等职业教育,而是要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重点是要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
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这一年来,广东的“普职协调发展”有了怎样的落地成果?以广州为例,广州在2021年已有了普职协调发展的探索,从2021年开始广州将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和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纳入到第一批次招生,即是一种类型选择,给了家长和学生主动选择权。
2022年这一探索有了进一步成效,广州市招考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职三二分段和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共录取5032人,比2021年增加人数过千,有学校录取的最高分达到688分(最低控制线为465分)。
从整体情况来看,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市中职招生就业工作开创新局面,中职招生计划完成率达100.61%,为近三年首次超额完成;超额完成招生任务的学校共16所,比2021年的12所增加了4所;填报中职志愿考生占比56.26%,再创新高。
中高职的贯通培养上,广东从2010年开始探索三二分段,参与试点的院校从10所高职、49所中职扩充到2022年的79所高职院校、286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的1508个专业,实现了21地市全覆盖,同时兼顾了公办和民办类型,进一步健全中高职的校际合作机制,畅通学生发展通道。
职教本科亦迎来新气象。2022年7月,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2100多名首届专科起点两年制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被授予本科学位,他们有的考入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凭借自身技能入职知名建筑公司。
2022年9月广东职业教育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广东拥有职业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万人,近三年新增高职院校8所,实现21个地市高职全覆盖,每年为社会输送70万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改革重心转向“产教”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广东首家“数字商业产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科教城新校区开工,“高铁、城轨”将开进校园,打通学生到轨道交通职工角色转换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12月27日,教育部在解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时强调,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这也是“产教融合”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广东首家“数字商业产业学院”。
一直以来,广东都是“产教融合”的前沿阵地。2022年5月,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入库培育名单,意味着广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超过千家,达到了1223家,为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促进就业等积极发挥带动引领示范效应;2022年11月,广东发布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在珠海、汕头、佛山等全省11地探索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
“产教融合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如今为支持企业进行产教融合而给予的优惠政策已形成一套组合拳,广东在产教融合方面亮点很多,尤其是珠江东西两岸的很多院校与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融合培养模式,企业与院校相得益彰,合作共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谈道。
产教融合离不开教师队伍的人才支撑。“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问题突出,职校中的老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没有太大动力到企业深造锻炼,这就造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偏向理论,对于企业实际岗位中的项目解决方法、工作思路不了解。”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漆军坦言道。
2022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认定主体、认定范围、认定条件、认定标准以及配套福利和激励制度,作出了专门的、针对性的规定,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提供了基本标准和制度遵循。该政策的出台既便于职教教师“双师”素质整体提升,也进一步拓宽了教师个体发展通道。
当前广东已建设2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生学历以上专任教师占比32%,比2011年增长82%,双师型教师占比60%以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今年1月4日,教育部公示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广东共有85个推荐成果上榜,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成果数量居全国第一,有17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位列第二,有10项成果上榜。
可见,在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广东已取得显著成效,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师资保障。
2022年8月,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办;2022年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的34个项目上共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一......这一年来,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国际化交流,既把海外优秀经验引进来,也把中国实力带出去。
而在高端论坛和顶级竞赛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更多的普通职校毕业生也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学习成果如何,真刀真枪检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在2022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厦门国际赛“混合现实(MR)资源开发”赛项中斩获一等奖。
“职业院校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工业机器人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触摸屏组态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这些课程的学习帮助我练就了多项技能。”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汪世崇感慨道
没有“双一流”的名校光环照耀、没有所谓的本科“标配”学历,只带着标榜职校特色的实训经历“赤手空拳”上阵,汪世崇手握大专毕业证书踏上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业道路,担任空调转子压缩机研究员的这一年,他经历了从技术实践向研发设计转变的困顿,并参与了跨国订单的设计项目,同事均为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
举全校之力打造的竞赛种子选手的成功固然值得庆贺,但像汪世崇这样的在职校就读的万千普通学子能否成才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汪世崇的经历也给出了答案,有好技能,就能有好就业。
这样的针对性技能培养还在不断深化。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瞄准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遴选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有专家分析称,职业教育是实践性强的教育类型,而现场工程师则更加突出了“复合”与“实践”的特色。这是近年来我国学徒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意味着对职校学子的培养更加精准化。不难预见,随着紧密对接市场的前沿技能不断加持,未来像汪世崇这样的普通职校学子的求职路也将会是一条康庄大道。
据介绍,广东先行先试现代学徒制,首创技工院校“校企双制”办学模式。2021年有63所高职与451家单位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广东聚焦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建设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提质增速迈入新阶段,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正在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广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