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高考

高考763分, 20岁带瘫痪爸爸上学感动全国成道德模范, 后来她怎样

她自幼困苦跟随父亲四处漂泊,幸好有书本作伴,童年才不至于太孤单。也正是因为从小爱学习,虽然两度辍学最终依旧考上了镇里的重点中学,并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考上大学。

她励志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然而父亲突然瘫痪让她进退两难,思量过后最终决定带着瘫痪的爸爸一起上大学。

此后,她的生活就是读书、打工、照顾父亲,随着励志事迹不断被报道,最终她被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她就是感动中国的“孝女”黄来女。

1985年,黄来女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出生的时候家徒四壁,没过多久母亲忍受不了贫困的家境离家出走,留下年幼的黄来女和在文工团打零工的父亲,为数不多的几亩土地也是质量贫瘠,只够勉强维持父女俩的口粮。

黄来女四岁左右的时候,文工团入不敷出解散了,父亲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只能背着年幼的女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

进城后,黄来女跟父亲住在破旧的工棚里,小小年纪的她女从那时起就学会了独立生活,白天父亲出去打工,她就自己乖乖待在工棚里,五六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破旧的工棚也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

不仅如此,黄来女还从小就很懂事,从没跟父亲张嘴要过任何玩具、零食,只是很喜欢缠着父亲教她识字学习。

每天,父亲收工回来就用木条在地上写写画画,教她数数、认字,还教她背诗,并告诉她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1992年,黄来女跟随父亲来到了钦州,此时她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可是黄来女的户口还在老家,在钦州也没有稳定的居所,父亲问了很多小学都不接收。

后来,好不容易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进入到十分普通的铁路小学读书,即便这样黄来女也十分兴奋。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黄来女就像一块海绵一样,饥渴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父亲看她有如此强的求知欲,却又苦于没钱买书,便到路边垃圾站里翻找。

有时候能还真能找到一些布满油污的旧书,但即便这样父女俩已经十分满足,拿回家如获珍宝地读起来。

在钦州的两年,黄来女陪着父亲打过零工、摆过小摊、卖过炸串,但这些并没有耽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两年后,为了生存黄来女又跟着父亲漂泊到北海,但是由于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过了10月,父亲走了很多学校他们都没有办法接受插班生。

无奈之下,父亲只能自己去找旧书每天下了工回来自己教女儿三年级的课程,可以说黄来女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

虽然在父亲的帮助下,黄来女基本掌握了小学的课程,但是如果没有学籍她就无法继续参加中高考。为此,漂泊了多年后,黄来女跟随父亲又回到了家乡,办理好学籍档案后直接从五年级读起,之后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升到了合浦县沙岗中学。

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黄来女倍感珍惜。因此,她比之前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成绩更是一路遥遥领先升入重点高中,学校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还为她免去了全部学费。

升入高中后,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黄来女始终咬紧牙关,心中谨记父亲说过的要靠知识改变命运,要考上好大学以后带着父亲一起离开村子。

2003年,黄来女以总分763分的成绩交出了一张完美的高考试卷。她之前在书上看到武汉大学的樱花很美,于是便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计划着大学毕业了就把父亲一起接到那个繁花似锦的城市,然而她万万没想到所有的美好祈愿都在一年后化为泡影。

入学报到的时候,黄来女向学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学校经过充分研究后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同时还为她安排了每月120元补助的勤工俭学岗位。军训结束后,她又找到了两份家教工作。

在其他同学都在尽情享受大学时光的时候,黄来女已经开始紧张地奔走在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还有打工的路上,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她却非常开心,因为她不仅能省下学费生活费,每个月还能寄钱回家。

父亲知道女儿如此辛苦后于心不忍,于是打算在她大二那年到武汉打工,一方面能减轻女儿读大学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方便彼此照顾。

得知父亲的想法,黄来女起初并不同意,她不想让父亲这么奔波,但想到以后能常常见面又答应下来,至少能省下一笔过年回家的路费。

2005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父亲从老家赶到武汉,黄来女高兴地去车站接他,原本她以为父女俩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时,没想到故事却走向了另一边。当天晚上父亲突然呕吐、昏厥,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溢血。

经过抢救,父亲虽然脱离了危险,但是几天后又出现了脑梗阻、糖尿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同时还被诊断出膀胱癌,整个人变得神志不清,右半边身体完全瘫痪。

可以说,那个春节对于黄来女来说如同噩梦一般,她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写到“那是我过得最凄凉的一个春节”。

此时,他们的经济条件根本无法支撑父亲在医院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而如何安置父亲成为了一个难题,黄来女在学业和父亲之间无法做出选择。

最终,黄来女决定带着父亲一起上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民房,然后把父亲接出医院,接着又利用假期时间自学了体疗指法,学会了打胰岛素。这一年,黄来女仅仅20岁。

开学后,黄来女每天6点钟起床,给父亲喂药、打针,安顿好之后再去学校上课,中午又马不停蹄地回家给父亲喂中午饭、翻身擦洗,晚上掐着时间做完这些事情后,再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做家教。

如此一天下来,黄来女要十点多才能回家,睡前还要给父亲按摩,直到父亲睡熟了才开始复习一天的功课,往往要下半夜才能睡觉,每天睡眠不过四五个小时。

后来,很多同学老师了解到黄来女的家庭情况,大家都自发地组织捐款,同学们还轮流来家里帮她照看父亲。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向她伸出援手,而她坚强、乐观、孝顺的品格也打动了很多人,校方将她的故事作为正面典型逐级上报后,她的事迹也被广泛传颂。

不仅如此,身边同学们更是被黄来女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打动。曾有同学向记者讲述,有一次她陪黄来女一起照顾父亲,看见她在阅读很专业的英文书籍,内容非常深奥。

她感叹自己每天待在学校里有很多空余时间但却没有去研读这些书,可是黄来女每天要忙那么多事情,却还有精力做如此深奥的学术研究,这让她感到自愧不如。

可以说,黄来女的孝心和坚强,深深影响了身边的人,也时刻鼓励着父亲。

尽管黄来女如此细心地照顾父亲,但父亲出院后的半年多时间里病情并没有什么好转,反而多次反复。

每次黄来女都会守在床边不停跟他说话,鼓励他,原本黄父觉得拖累女儿求生欲望并不强,但听着女儿的呼唤和眷恋,他也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幸运的是,在黄来女的精心照顾下,父亲的状况也越来越稳定,直到有一天她在给父亲做按摩的时候,突然听见父亲发出两声闷哼,之后眼睛微微睁开,满眼泪水地看着黄来女,瘫痪一年后黄父这样奇迹般地苏醒了,连医生都震惊不已,称他们父女俩创造了医学奇迹。

2005年,央视报道了黄来女带着瘫痪父亲上大学的故事,人民日报、新华网也纷纷刊登转载了对她的专访,黄来女也被邀请到各大高校做演讲,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一片孝心和坚韧的品格所打动。

2007年,黄来女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十大人物,同年还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黄来女也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四川地震期间,原本就不富裕的她还捐出了半个月的生活费。

在各大高校巡讲的时候,黄来女也时刻不忘传播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倡导年轻人多回家看看,放下游戏多陪陪父母。此外,她还会到孤儿院、养老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以此来回报社会对她的帮助。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火炬传递到武汉的时候,黄来女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火炬手,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她则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事情。

本科毕业后,黄来女被武汉大学保送到本校计算机系研究生,父亲也在她的照顾下情况越来越好,已经可以从床上起来,并且能坐在轮椅上外出活动,黄来女也终于实现了带着父亲到武大看樱花的愿望。

研究生期间,黄来女依旧是半工半读,挣钱给父亲换更好的药品,灵活的研学方式也让她有了更多时间能陪伴父亲,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学习成绩,无论多忙都能按时交论文,学习成绩也让老师赞不绝口。

学校里依旧有人口口相传黄来女的事迹,但是她从不把荣誉当成光环,每次有人问起她都很谦虚。

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为了不被“孝女”的标签困住,她毅然决然带着父亲离开了武汉,来到广州一家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从底层员工做起,踏踏实实地工作。

她跟大家一起拉过材料、装过原料、干过体力活,也连夜加班赶过文案,生活疲惫却很充实。

在广州,她从不主动提起自己是全国道德模范,又做过火炬手的事情,靠工作能力和勤奋努力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入职一年,她便顺利晋升为部门经理,收入也翻了一番,慢慢地她也淡出了观众视野。后来《楚天金报》上的一篇报道上提到了黄来女,很多人才知道那位武汉的孝女已经在广州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黄来女努力工作,赚钱给父亲换了更好的轮椅,租了一个舒服点的房子,还换了很多进口药,虽然这些支出让她成为了月光族,但她看着父亲起色越来越好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几年后,黄来女父亲去世了,但是在此之前她已经尽了孝心,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后来由于工作表现突然,黄来女在公司又获得了晋升,收入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她并没有跟其他同龄人一样,忙着买房、结婚,而是找到曾经的那些好心人,尽可能联系到他们,将当年他们资助父亲治病的钱逐一归还,但是其中很多人都拒绝了,为此黄来女又向慈善机构捐款,以此来报答社会。

如今的黄来女,在广州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曾经的苦难都已经离她而去,未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能坦然面对,毕竟她曾经靠一片孝心从死神手里拉回了病重的父亲,也真正做到了靠知识改变命运,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