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已经接近尾声,还未被录取的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纠结,分数已经达到投档线,但未能被理想的高校和专业录取,摆在面前的只有征集志愿。
而在征集志愿中,专业都不太理想,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民办高校以及合作办学项目。对考生来说,选择冷门专业怕影响就业,选择民办高校又意味着要付出一大笔费用,甚至还可能会超过出国留学的费用。
以至于很多家长和考生不敢轻易报考,即便降分录取,他们也会谨慎选择,支付的学费毕业后要多少年才能挣回来?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很纠结。
01
广东发布高招第二次征集志愿
广东教育考试院已经发布2023年本科批次第二批征集志愿的通知,给出的条件是:
普通类(历史)总分为428分,普通类(物理)总分为434分,相当于均降低了5分录取。历史类目前缺额2031人,物理类缺额1045人。
按理说,降分录取是好事,对于想上本科院校的考生来说又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但我们看看符合条件的在库考生还有多少人?
历史类428分以上还有16335人,物理类434分以上还有34351人,加起来已经超过5万人,而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前有4万多本科线以上考生滑档,说明第一次征集志愿效果不理想,只能在第二次征集中继续招生。
原因何在?既然达到了本科线,考生为什么放弃了第一次征集?
02
征集院校和专业让人纠结
考生放弃第一次征集的原因很简单,看看第二次征集的院校和专业就明白了!
这些高校都是清一色的民办高校或合作办学项目,网友认为这些专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学和没有学其实都一样,在未来就业中除了多一张文凭,并不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最关键的是,这些学校的学费实在是太贵了,最低也要三万多,最高的学费接近8万,这让很多家长压力倍增。
学费贵,工作不好找,家长真的要掏家底给孩子上民办高校吗?这让家长很纠结。
03
降5分值得花40万吗?
降分补录的初衷是什么?如果是为了那5万多名考生有大学可上,那确实是值得称赞,可现在直接将本科线降5分,再看看征集志愿清单和学费,很多家长不淡定了!
有家长算了一笔账:
学费最高的是每学期78000元,住宿费2800到8700元,再加上生活费,每年的费用至少要10万元,四年下来要40万元。就算是普通的民办高校,每年也要四五万的学费,这让普通家长怎么选?
这些专业毕业生工作后,待遇并不高,月薪三四千是常态,有家长直言:
就算让孩子复读,也不会填报这些高校,真要有40万让孩子读大学,还不如让孩子去找个普通院校留学,反正都是混文凭。
当然,也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考生,他们可能不会在意学费问题,降分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有了读本科的机会,专业他们可能也无所谓。
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要谨慎选择,不要太盲目,民办本科目前的认可度还是不够,有的甚至还不如专科的热门专业好就业。
降分是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是为了高昂的学费,对考生来说值不值花几十万去读?完全在于考生的个人条件以及认知,我们的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