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启迪方向、授之以渔”! 美育浸润行动在新兴县开花结果

在新城镇洞口小学的图书馆大厅,华南农业大学志愿者团队与全体同学生动合唱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主题曲《美美的》和《送别》,为广东省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新兴县乡村中小学2023年夏令营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这是“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在新兴县开花结果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在新兴县纵深推进,围绕美育课程教学、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美育教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实施“菜单式”精准帮扶,最大限度输送高校优质美育资源,赋能新兴县中小学校美育均衡发展。

确定两个重点

帮扶工作初步起锚

2020年,根据省教育厅《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安排部署,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云浮市。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专项工作项目组,对新兴县中小学校美育教育情况开展了实地考察,并走访了新兴县音协、群艺馆,探索将本土民间音乐引入校园实践活动,助力书写新兴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项目小组调研分析和前期沟通的基础上,确立了帮扶对象和帮扶思路“两个重点”。2020年,率先确定了1所县城新办小学(惠能小学)、1所县城老校(新城镇中心小学)、1所示范性初中(实验中学)和1所农村初中(蚕岗中学)为对口帮扶对象,并以点带面,拓展辐射全县中小学校美育教育。2021年,根据前期帮扶成效,再增加了1所农村初中(集成中学)和2所美育专业师资较为缺乏的农村小学(新城镇洞口小学、六祖镇十里小学)。由此,对口帮扶学校达到7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调查研究及多方沟通后,华南农业大学确立了“启迪方向、授之以渔”的帮扶思路,并按年度制定了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新兴县中小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师资建设等提供可持续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紧扣四项任务

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整合美育资源,建立美育协同机制,华南农业大学立足于地域文化特色,依托高校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受援学校美育师资情况以及美育教育水平,多次组织艺术学院教授、老师以及学生深入对口帮扶学校,大力抓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四项基本任务落实落细。

完善课程夯实根基。华南农业大学结合7所帮扶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案教材、美育课程评估等,还创新性开设了经典广东民歌合唱、中国古典诗歌唱诵、音乐情景表演等特色课程。项目负责人郑颜文教授多次亲自送课到校,指导教师开展美育教学。美育课程每学期达到50课时以上,覆盖学校至少50%以上的学生。

开展实践落地成效。遵循“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和教育特质”的原则,华南农业大学指导对口帮扶中小学校开展了艺术实践工作坊、班级合唱、乐队、中国古典诗歌唱诵、粤剧等美育实践活动,并由学校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班)学生定期驻点指导。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和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新城镇洞口小学开展夏令营,帮助学校建设了2个以上美育兴趣小组或社团,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营造氛围。华南农业大学引导7所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课间音乐、教室、走廊、宣传栏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校园文化周”,创作主题美化墙绘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间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培训师资注入活力。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和美育项目、课题研究与实践,对7所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师队伍开展专项帮扶。同时,着眼于提升全县美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浸润行动目的,先后于2020年、2021年和2023年举办了三期对口帮扶新兴县中小学校美育教师培训班,培训对象涵盖全县中小学校美育教师470人次,同时惠及云浮市其他县(市、区)部分中小学校美育教师。

完善协同机制

帮扶工作开花结果

美育之花浸润校园,青春梦想绽放新兴。

乘着“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东风,新兴县中小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学校美育工作实现“旧貌换新颜”。结合帮扶项目,新兴县各学校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丰富师生艺术实践,并在每周的社团课引导学生自愿选择参与一项美育课程,推动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项艺术特长,打造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办学新格局。

近年来,新兴县有2所学校创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2所创建省级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5所学校的艺术作品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师生参加上级举办的艺术竞赛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约300人次。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新兴县“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持续稳步推进,学校合唱、唱诵、舞蹈、书法等项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正在积极推动竖笛、色空鼓、班级合唱等项目的实施,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音乐”的建设基础,增设“经典广东民歌合唱”“中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等中华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精品课程,努力让每个孩子会唱、爱唱家乡的民歌。

[撰文]梁晓珺钟浩平

[作者]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