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小学

推动每个乡镇至少建1所公办寄宿制学校

补齐乡镇基础教育短板事关民生,也是广东建设教育强省亟待破解的难题。10月11日至13日,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调研组赴中山、阳江两市,就“提高我省乡镇(街道)三所学校办学质量”专题开展实地调研,并联动河源、东莞、茂名、清远、揭阳等市政协开展书面调研。

根据今年6月印发的《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三所学校”指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方案明确,要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办好“三所学校”。

广东将着力优化乡镇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条件、配齐配强师资队伍,推动每个乡镇(不含街道)至少建有1所公办寄宿制学校,落实每个乡镇建有1所以上标准化公办幼儿园、中心小学。

全省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比例达99.93%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有乡镇中心幼儿园1498所,乡镇中心小学1048所,乡镇寄宿制学校2539所。2022年,全省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比例达99.93%。

阳江是广东省13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之一。全市共有6个县(市、区)48个镇(街道),其中街道10个、乡镇38个;每个镇均设有“三所学校”。调研组第一站实地走访阳江市阳东区北惯镇和阳春市岗美镇的“三所学校”,并与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乡镇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交流。

据介绍,阳江市2021年至今投入3.28亿元用于农村学校建设,全市乡镇校园特别是“三所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调研中,阳东区北惯中学的“进步教育”模式让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广雅中学教研处副主任、国际部主任邱玲印象深刻。她提到,在“进步教育”模式下,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观察、记录和汇总组内同学的进步与优点,以达成自我要求、主动进步的目的,从个体层面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从集体层面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在中山,调研组先后来到港口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大南中学,实地调研学校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师聘用交流等情况。据悉,中山共有小学270所,初中106所,高中27所,义务教育段在校生50万人。目前23个镇街均建有1所以上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

“通过调研,我发现各地在‘三所学校’建设、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念存在明显差异。”省政协委员、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务处主任、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校长王健萍表示,部分学校虽已具备硬件条件,但使用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三所学校”的定位和作用,让教育工作者带着使命去工作;其次,要加大市一级的统筹力度,把人、财、物等软硬件内容统管起来,推进“三所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建立教师编制省级统筹管理制度

近年来,省政协持续关注乡镇基础教育发展,通过民主协商、专题调研、委员提案等多种方式,为助推广东城乡区域教育均等化、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省政协党组将“为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鼓与呼”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在与省教育职能部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选定提高“三所学校”办学质量专题,开展调查研究。

“‘三所学校’是民生领域的重难点问题,与老百姓的幸福感密切相关。”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马宪民表示,科教卫体委从自身领域和委员专长出发,把“三所学校”作为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切入口,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助推广东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

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广东已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系列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从教,补充乡村教师近6万名。

调研组发现,教师队伍亟待配优配强仍是各地的共性问题。阳江、揭阳、茂名、清远等地反映存在乡镇学校教师“招不到”“留不住”现象。其中,乡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学科教师特别是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科目教师配备不足情况常见。中山、东莞等地则提出,由于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导致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素质有待提升。

如何进一步加强乡镇师资队伍建设?省教育厅明确,将继续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教师编制的省级统筹管理制度,确保乡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编制稳定。同时完善省市县分级分类培养培训制度,在省级培训名额中向乡村教师倾斜,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计划,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

王健萍建议,可以将各地新入职教师选派至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在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返回聘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杨光则建议,要加强远程信息化师资培训,丰富远程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信息化工作的培训台账,并设立分门别类的评估监测检查体系,让信息化工作在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全面提高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发挥促进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余嘉敏

通讯员肖莹李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