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学院”蝶变“大学”

20世纪50年代华南师范学院校门。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校园。

“从华南师范学院到华南师范大学……”1982年11月1日上午,校门口正式挂上新校牌,对内对外开始使用新校名,校内一片欢腾。

“岁月峥嵘喜讯频,金凤飞报校名新。以酬夙愿群情奋,再谱鸿篇众志真。”华南师范大学罗会同教授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与自豪,作诗纪念这件令人难忘的事情。

实现从“华南师院”到“华南师大”的蝶变,来源于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借力于华南师范大学深耕不辍的办学实践,更标志着一所师范院校从此站上了新起点,在坚守师范性的基础上开启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新征程。

撰文:厉思璇

一源九脉,在华南大地为国而教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师生中就发出了改‘师大’的呼声,学院的广播站不断播出要求改‘师大’的稿件,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华南师范大学老教师朱继琢回忆。

20世纪50年代组建学校时,全国的行政区被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6个大的行政区,其中广东属于中南行政区,实行党政一体化管理。

当时,广东的中等教育在全国是比较发达的,但广东中等学校的师资数量和质量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

1951年10月,以原广东省文理学院为基础,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和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与之合并,重新组建成立了华南师范学院。

初具规模的华南师范学院,成为华南地区第一所新型师范学院,以承担起培养广东(含海南)、广西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

随着全国高校开展院系调整,岭南大学教育系、南方大学俄文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广西大学教育系、海南师范学院、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等并入华南师范学院,进一步充实学校的教育资源。

在院系调整的同时,华南师范学院整体搬迁至停办的南方大学所在的石牌校址。

由叶剑英元帅创办的南方大学留给华南师范学院的不仅是场地、校舍和师资,更有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1950年,以“学习理论、改造思想、钻研业务、参加革命”为教育方针的南方大学宣告成立。

南方大学先后分设了文教学院、行政学院、财经学院等6个部。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有关部门培养和提高干部的迫切需求,学校开设了政治研究院,以及接受省、市有关部门委托举办了各种干部短期培训班,例如工干班、农干班、渔民班等。此外,还设立了南方大学海南分院,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备受赞赏。

3年间,南方大学为华南地区,尤其是为广东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文教建设和政权建设等方面的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

办学规模扩大、名师大家汇聚,令师生们精神振奋,华南师范学院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相继展开。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华南师范学院被列为广东省属重点院校,在师资、设备、基建等方面都有了加强,基本具备了一所师范大学的规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省、市的师范院校纷纷改办综合性大学,但华师坚持师范底色不变。

当时的华南地区还没有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是广东唯一一所重点师范学院。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多种类型的师资,1982年6月,华南师范学院积极向广东省相关部门呈请将校名改为华南师范大学。

始终坚守“师范”的办学立场

从华南师范学院到华南师范大学,并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一字之差”,其背后是办学层次和办学体制的差异。

师范教育自晚清引入中国以来,一直伴随着“师范性”和“学术性”孰轻孰重的争论。与此对应的是两种不同办学模式,一种是开办独立的师范院校,建立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另一种则是将师范教育并入综合大学,在综合大学内部开设教育学院。

在历史关键点上,华南师范大学始终坚守“师范”的办学立场。原校长管林表示:“我们当时提出华师大的主要思想是‘高举师范大旗,走综合发展的道路’。”

在新起点上,华南师范大学的改革全面铺开,但在剧烈变化中,仍有“不变”的办学内核——在坚守师范性的基础上朝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学院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后,原来确定的“三个中心”办学思路也被延续下来,即要办成广东师范教育的中心、广东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和广东电化教育的中心。不仅如此,在学科研究、设备设施、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根据实际情况,原校长潘炯华提出,可以从师资培养目标多元化;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思想政治等工作的质量,适当控制学生数量;扶植和发展重点学科,发挥科研工作优势;加快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改革领导机构等方面进行建设。

从“院”到“大”,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承载着华师一代代师生的期盼。

正如校友郑维铭所写的那样:“在这里,我仿佛感受到华师跳动着的脉搏,我仿佛觉得,伴随着这‘刷刷刷’脚步声的,是整个华师前进的步伐,坚定稳重,整齐有力,目标一致,一往无前。”

对于华南师范大学来说,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蝶变,来源于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借力于华南师范大学深耕不辍的办学实践,更标志着一所师范院校从此站上了新起点,在坚守师范性的基础上开启朝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新征程。

■校史故事

坚守“师范”的

办学立场

20世纪20年代,师范教育界曾发生过“高师改大”运动。其中,只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直接升格为“师范大学”,其他高等师范院校则被并入或改办为综合大学。

老校长管林回忆,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系统内部关于师范性的问题曾有过争论,即主张直接改办综合大学或保住“师范性”。

1982年“改大”后的华师,在坚守“师范性”的基础上,朝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学校拥有972人的师资队伍,先后培养出本科生超过2.3万人,研究生77人。

创办我国第一个

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不仅邀请美国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日本教育工学创始人坂元昂、香港传播学专家余也鲁等知名学者讲学,还将产、学、研结合,创办了三面向教育科技园、国家教委樟木头培训中心、协同教育研究院等,有力增强了学科专业建设。

国内电教界元老南国农、肖树滋、廖太初等也被邀请参与创办工作,尤其是南国农、余也鲁等30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保证了专业建设工作的高水平发展。

由李运林、李克东主持的产、学、研“三结合”,创办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学科专业,获首届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