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岭南画学弦歌不辍: 广美中国画学院超百位校友挥翰, 齐贺母校七秩风华

11月19日,《华章七秩:广州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中国画学院校友作品邀请展》于“另一个美术馆”展出。值此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之际,展览共展出来自142位校友的157件中国画作品,展期至12月24日。

开幕仪式上,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敦平、“另一个美术馆”创办人刘普丹、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以及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先后致辞,分享了参展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母校迎来七十华诞的美好祝愿。

“中国画既要坚守传统底蕴,也应有活在当下、感知时代的创新精神。”方楚雄认为,传统与创新在岭南画学中并行不悖。谢昌晶则寄望,传统国画应担负起责任与使命,展示好中国形象。

穿过“初极狭,才通人”的白色门洞,棕榈树与一湾清水构成沙漠风光豁然眼前。在外立面形如沙丘的展馆入口,错落有致的墙体上挂有众多中国画作品,既有气势浑厚的山水题材作品,也有突显岭南元素的花鸟题材作品。

据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刘文东介绍,展馆一楼展出美院校友和受邀专家的作品,参展人的年龄跨度从90岁高龄到“90后”在校学生。

展览方表示,美院校友在创作过程中延续“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校训精神,出于对中国画的理解来创作实验性作品。展馆二楼陈列的作品出自数十位美院教师,其中包括中国画学院全体在职老师,他们的作品体现了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创作与思考。

校友献上超40米“蛋糕”长卷

本次展览中最受欢迎的是轴长超过40米的山水题材长卷,该作品由广州画院、中国画学院以及部分省内外院校的校友合作完成。

不同于常规的平铺形式,该幅长卷在由镜面组成的独立空间内盘旋展开,仿佛层峦叠嶂,呈现出宏大的山水画面。

这种非传统的展示方式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将他们带入绘画中的山水之境。层层铺开的造型宛如生日蛋糕,代表着中国画学院献给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庆的生日贺礼。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观众与长卷近距离拍照“打卡”,透过镜面反射,既能看到画卷立面的各部分,也能站在不同角度摆出各种拍照姿势。

“我们团队里的年轻人想法比较多,盘旋式画卷和反光玻璃组合成一种艺术装置,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长卷的解读,也从中国画融入公共艺术的角度提供了新的思考。”刘文东说。

另外两幅长卷分别以人物画和花鸟画为主题,同样基于征集作品进行分类拼贴。参与此次长卷创作的艺术家共计80位,每位创作者负责长度为180厘米的尺幅,仅以岭南地域风情作为创作参考,体现出“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的创作理念。刘普丹认为,打破边界、融合创新是本次展览的重要理念,“三幅长卷既有对传统中国画精髓的迷恋,也有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元素而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建校大事记尽显七秩风华

展馆一楼的中庭设有“1953至今大事记”展览区域,记录了1953年中南美专绘画系——中国画学院前身创立至今的演变历程,展出众多名家作品、重要文献及校友照片。

据悉,中国画学院是广州美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由著名美术教育家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先生亲手创建。

从1986年到2003年学科整合,中国画学科连续6次被广东省高教局(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学科。2010年升格为中国画学院,作为我国岭南地区主要的中国画高等教育基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国画艺术创作人才。

“我们从三年前开始梳理中国画学院的重大发展节点,希望前来观展的学生通过名家之作感受中国画院的辉煌成就,感受笔墨丹青的时代变革。”刘文东告诉记者,该展区一侧的电视机中播放着中国画院教师的日常教学片段,通过口述史影像的方式,向公众介绍培育新时代美术人才的目标与方法。

“我认为中国画的发展并不是对过去的否定,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面貌呈现和对时代的理解,包括表达方式、主题关注、内容呈现等等。”许敦平认为,中国画作为传统专业应守住民族性特点,在传承文化艺术瑰宝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此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创办70周年的办学成果展现,也可以更好地总结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的变革性实践和标志性成果。

文|记者梁善茵朱绍杰实习生洪倍佳

图|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