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十三年造神失败, 南方科技大学的顶尖研究型大学梦, 未完待续

创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多少年?话说,我们似乎用了100多年还没有做到。虽然清华大学已经宣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与世界顶尖大学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然而,一所新诞生的大学在数年时间内就“飞速”成长为世界顶尖水平的,也不是没有——香港科技大学就是最好的标杆。港科大从1986年开始筹建,到1991年正式开学时就已经初步具备了亚洲一流大学的气度,此后更是一直在亚洲高校中领跑。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港科大的“模范作用”,南方科技大学立志要创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也就有了具体的参照。

2010年,承担着中国高校改革新探索、新希望的南科大,在万众瞩目下正式招生开学。这所在当时标新立异的高校,其诞生就是为了走一条创新的办学道路,快速创建与国际接轨的顶尖研究型大学。

如今,13年过去,南科大逐渐走下神坛,变得越来越像传统高校。它的世界顶尖大学梦,又将何去何从?

南方科技大学正门

梦起南科大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这个地方似乎没什么不可能的。多少敢为人先,多少奇思妙想,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或许,这样的深圳,才有可能孕育出南科大这样的大学!

踏入21世纪之后,深圳对于创建本土一流大学,培养顶尖人才的需求高涨。2007年,深圳高层决定创建南方科技大学,以对岸的香港科技大学为蓝本,快速创建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

当时的规划是,这所大学是脱离现有的框架、体制、形式的全新大学,仿照西方顶尖学府,实行“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的制度。为了更好地推动南科大的筹建,更重要的,在建成之后领导学校快速走上正轨,深圳在全球物色合适的校长候选人。最后,朱清时被相中。

南科大首任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国内有名的教育改革先锋。彼时,朱清时刚刚从中科大校长一职退休下来,不仅有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行事果敢,敢想敢做,不拘泥于固有形式,在中科大实行多种改革。2009年,朱清时与南科大一拍即合,受聘出任南科大首任校长。

就这样,有着共同目标的朱清时和深圳,开始携手并进,朝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进发。此时,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直到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南科大,至此,这样一所新大学才算“师出有名”。

南科大一角

携手筑梦,从0到1

对于南科大,朱清时有清晰的目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以及一流的制度”。然而,该怎么实现,就连朱清时自己也没有底气,毕竟,这件事情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现实更是困难重重。

彼时的朱清时,已经接近70岁高龄,却依然为了南科大的建设奔波。对于这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他走得艰难,但也越来越清晰。

首先,一流的师资,南科大从全球招揽。深圳提供充足的经费,朱清时从全球各地招揽顶尖的人才,其中也有来自“榜样”港科大的援建教授;

其次,一流的“制度”,按照当时设想,就必须“去行政化”。南科大要脱离国内高校普遍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西方大学普遍采用的理事会制度。在朱清时的坚持下,南科大最开始并没有设置校党委,而是实行理事会制度、法人治理制度,以学术为先,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第三,至于学生,南科大从各地通过“自主招生”录取。2011年2月,第一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正式开学。后来,这批学生拒绝参加高考,因此他们做好了毕业没有文凭,只能出国留学的准备。

南科大图书馆

2012年4月16日,南科大正式获批建设,从此可以“名正言顺”招生。学校创造性地按照“6+3+1”模式进行招生,即录取综合成绩的考量方式为“高考占60%,自主测试占30%,高中平时成绩占10%”。虽然没有脱离高考,但毕竟已经脱离了“一考定终身”的框架,对于南科大来说,已经是一种胜利。

就这样,南科大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建成办学,迈出了自己走向一流,剑指顶尖的道路。虽然不知道未来的南科大将会走向何方,但南科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实现了从0到1就已经是一种丰收。

2014年,南科大迎来了首批毕业生。45位学生中,有4个中途退学,4个学分不够暂缓毕业,另外37个学生十分优秀:两名学生提前毕业,被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录取,有人在没有老师带队的情况下参加美国的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奖,3个学生参加保加利亚国际工程数学竞赛并全部得奖……

学生的优异成绩,是对南科大办学水平的最佳证明。同时,第一届学生18%的淘汰率,接近哈佛、加州理工学院等精英院校20%的淘汰率,在国内实属罕见。

俯瞰南科大

十年磨一剑

对于南科大来说,2014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除了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了,还有另外一个节点,那就是朱清时校长的聘任到期,离开了南科大。

因为深知校长的重要意义,南科大对于校长的任命,慎之又慎,由于还一直没有合适人选,南科大校长空缺了四个月。直到次年1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接任。

和朱清时一样,陈十一对于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有着极高的热情。在他的主导下,南科大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体制、招生、管理,各方面基本上都尘埃落定。

2020年11月,陈十一历任,由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接任。相较于朱清时和陈十一,薛其坤显得沉稳、保守,在他的带领下,南科大多了几分成熟与内敛,却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踌躇满志与意气风发

南科大前校长陈十一

从朱清时到陈十一,再到薛其坤,他们都是院士级别的顶尖学者,都曾经在中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中任职多年。南科大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能够获得这么多有经验的人的青睐,彰显了学校打造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决心和潜力。

如今,十三年过去了,南科大已经初露锋芒:

· 34个院系中心涵盖新工科、高新技术领域主流学科

· 在校生1.12万人(其中研究生1.62万人)

· 1400余名教师中,有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64位

· 凭借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

· 成立了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及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 自然指数位居国内高校12名,在QS 世界大学排名301位

这是南科大在学科建设、学术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交出的答卷。对于这样的结果,能打几分呢?

南科大现任校长薛其坤

南科大梦醒

作为比较,南科大“对标”的院校——香港科技大学,成立数年时间,就已经能够与香港中文大学并驾齐驱,在亚洲高校中名列前茅。而南科大距离亚洲一流水平,尚且还有距离,更不用说世界顶尖水平了。不仅如此,南科大所追求的各种制度,似乎也没有落实到位。

对于招生,南科大实行的“6+3+1”模式,是否意味着“自主招生”只做到了“三成”?对此,老校长朱清时曾表示,为高考有它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考察出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前高考制度的缺点在于“一刀切”,没有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而“南科大的‘6+3+1’克服了这个弊端,既纳入了高考因子,又通过自主测试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至于“去行政化”,南科大似乎已经无法作主了。2013年南科大成立党委,基本上就已经宣告“理事会制度”的灭亡了。更有甚者,南科大内部对于去行政化的态度和立场也存在不同意见,行政人员、教师,几乎没有人愿意放弃原有的编制与福利,除了还没进入体制的年轻人和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之外,没有人愿意主动丢掉“铁饭碗”。

虽然在制度、体制上有诸多“无能为力”,但南科大也尽量为学生创造“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求学、治学环境。学校实施“通识+专业教育”,低年级本科生先打好基础,后面再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专业,学校师生也能平等交流,学校尽量赋予教授更多的自主权和更高的地位。

今天的南科大,似乎已经越来越“本土化”,这是否意味着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呢?其实,南科大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就给南科大下定论,还为时尚早,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或许才是顶尖大学的内核。

总结:梦想未完待续

其实,中国也是曾经建成过世界一流大学的。

1916年,“永远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执掌北大,用了十年时间使北大脱胎换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使北大精神成为中国大学精神的象征;1931年,梅贻琦“奉命于危难之间”,主政清华,锐意改革,短短数年时间就推动清华成为国内顶尖高校,也奠定了清华的精神风骨;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精英荟萃,人才济济,曾经站在亚洲高校之巅。

因此,南科大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之梦,从来都不是无本之源,只不过,它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决心,还有眼光,还有谋略,还有机遇……

总之,南科大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之梦,远远还没有结束,它一定会激励南科大不断向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