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拓展,大学扩招势不可挡,为国内高校引入源源不绝的新生。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原有的校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大学扩建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与此同时,“大学城”理念的提出旨在提供更便利的教育同时通过“集中教育”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因此,遍布全国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选址几乎都在偏僻的农村地带,看似竞相争夺谁的位置更为荒凉。对于大学生而言,每个大学城都有其独特的辛酸,各自背负着无法言喻的困境。
位于荒岛之上的大学城若你选择了广州的大学参加高考,未来四年可能将在一座岛屿上度过学业生涯。作为经济强市的广州,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大学城”项目。然而,城市的繁荣也带来了土地紧缺的问题。直到2003年,广州大学城才确定在离市区20多公里远的“小谷围”野岛上建设。仅用了19个月,一个可容纳10所高校的大学城便初具规模。然而,这个拥有崭新教学楼、食堂和宿舍的地方却未能赢得大学生的喜爱。缺乏娱乐设施和公共交通,这里只有学习而欠缺生活的情趣。
因此,每一届新生踏入校园,看到四周环绕水域的大学,都在内心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凉”。即便时至今日,这份“悲凉”情绪依然存在,只是转移到了小谷围的大学生身上,而二期建设的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则接手了这份情感。它们与小谷围相隔一江,坐落在南部新开放的偏僻、荒凉土地上,交通不便是这里的主题,吃饭、谈恋爱都变得奢侈。明明是广州的大学城,却仿佛只属于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的大学城。悬崖边的大学城
南方的广州大学城,二期继承了一期的荒凉,将原本荒芜的野岛变成了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学生的孤岛。北方,一座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学城则仍在坚持着“荒凉”,它便是西安长安大学城。这座位于西安南郊偏远地带的大学城,周边景色宜人,抬头望去可见苍莽巍峨的秦岭,而著名的985高校西安工业大学离秦岭的直线距离甚至不到20里。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长安大学城的30万多名学子的出行,每天晚上八点后,这里成为无车问津的孤立之地,公交停运,地铁不通,学生们只能依赖双腿行走。
为市中心过于接近而感到困扰的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和长安大学城,一个南一个北,遥相呼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高校建设史上。然而,在它们对“荒凉”产生感慨之际,湖南的岳麓山大学城却为距市中心太近而烦恼。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学子们无需为娱乐问题发愁,因为背后是国家5A级景区岳麓山,前方是繁华的美食街,唯一需要关心的是这个月的生活费是否足够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大学城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趋势,同时也势必成为城市边缘发展的引领力量。这一初衷固然积极,一方面通过集中管理节约教育成本和资源,另一方面,大量学生的涌入也可促进郊区经济的活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确保配套设施的完善,避免让学生陷入苦行僧的生活。此外,一些以“城”为名的大学城实际上只包含一两所大学,未能实现“大学城”的初衷。期望这些问题将来能够逐一得到解决,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