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含中职)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
《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力争达到70%,及格率达到99%,学生近视率力争下降2%,每位学生熟练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
本实施意见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教育的意义远远不是学知识那么简单,而是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协作精神、领导能力、自信心等重要素质。记得上学时候,很多文化课老师喜欢抢占体育课,体育课属于“鸡肋”课,甚至有时候感觉上一次体育课都是恩赐了。
然而步入社会后才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所学的数理化大多无用武之地,而体育技能却伴随终身,从单位的文体活动,到退休之后的健身,都与体育息息相关。
当然增加体育课,这对于很多“鸡娃”的家长来说,可不算是个好消息。平时巴不得把所有体育课取消,让孩子学习文化课。在这些家长眼中,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
劳逸结合,充分放松身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学习并非只是脑力活动,体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体育锻炼,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惫,难以保持专注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此外对于那些志愿参军,准备加入警察、消防等的学生来说,倘若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些理想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种瓜得瓜,近年来深圳教育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场馆实现100%向社会开放。去年共举办23个项目36场市级比赛,基本实现校园体育活动赛事“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深圳代表团共夺得金牌31枚、银牌29枚、铜牌38枚,打破1项广东省中学生最高纪录,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成绩斐然。
当然不仅仅是体育方面,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教育资源也集中,教育实力肯定不容小觑,近几年在同北上广的较量中,深圳在多方面已经逐渐地超过广州,可以说目前广深两者的分化体现在优质的大学集中在广州,而优质的中学集中在深圳。而且在清北的录取率上,22年深圳有89位学子进入清北,985大学录取数量和一本录取数量都已经超越广州,能够与北上比肩。
此外,深圳教育还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比如统一了全市校服,学生在超市就可以买到校服,大大方便了家长和学生。
作为曾经的改革开放区,也希望深圳教育能够给全国教育提供更多模式和经验,助推全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