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产学教研深度融合 区域协作创新发展

肇庆拥有本专科高等院校10所、中职学校17所,在校生超过20万人,高等院校和在校生数量均位居广东省前列。如何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产业振兴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是肇庆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近年来,肇庆以规划建设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为重要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精准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谋划推动广佛科技创新轴延伸至肇庆,加快构建“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产业化”的创新协作发展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施亮

通讯员谢研兵李锡文刘祎妮

科教创新引领,交通轴带支撑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引经济向“新”而行的背景下,肇庆更要通过科技创新与人才力量来增强新动能、打开新天地,其抓手就是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

按照科教走廊创新要素集聚、高端人才汇集、新兴产业密集的要求,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规划范围主要集中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等科创资源要素较为集聚的区域,主要节点包括10所高校,130多个创新平台等,总面积约4410.3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24—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面向国际国内聚合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机构,提升区域创新能级,以端州为中心,以肇庆学院及其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为引领,依托广佛肇高速、广昆高速主要交通廊道为发展轴,构建“一核两轴三轮六区多点”的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总体空间格局。

“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组成城市之一,理当成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有机组织部分,应与湾区中心区相互呼应,成为有机整体。”肇庆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先群介绍,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将深化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廊的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条科教走廊,具有盘活创新要素、聚合发展资源的强大功能,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杭州为例,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过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这片全长39公里、面积约416平方公里的区域,形成一条科教“大走廊”。

在这里,全球容量最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实验大楼在此落户,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等5个浙江省实验室环绕分布,33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1个国家级科创平台、58万专业技术人才汇聚一堂。

成立产教联盟,真金白银扶持

对通过省、市级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助、实施“博士经纪人”制度……日前,肇庆市高鼎端科教走廊产教联盟暨高校联盟成立,发布《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签约校地企科研合作项目12个。

肇庆市高鼎端科教走廊产教联盟暨高校联盟启动,集聚政府、高校、产业、企业各种资源,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政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为科教走廊内的本专科高等院校、中职技工学校,科技实验室以及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产教联盟将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串联起来,将推动科教走廊人才、科技、教育优势与产业资源对接融通、联动发展,实现三方共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办公室主任谢小飞认为,科研机构可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场所,让其实现自我提升;企业可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和成长空间,让人才更好地留在肇庆。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是产教联盟的中职学校代表,学校办公室负责人谢飞县介绍:“学校将通过与企业共同建立产教融合中心、引企入校、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以及教师到企业跟岗实习等五种方式推动高鼎端科教走廊建设。”同时,学校也将与企业合作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各企业实践学习,邀请企业工程师授课答疑,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

作为肇庆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肇庆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7家,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智能汽车、新型储能产业为主导,以家居建材、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区已建成孵化器6家,其中3家为国家级孵化器,建设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6家,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78家,获批建设全省地级市中首个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建设博士、博士后平台36家,正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当天肇庆高新区发布《十条措施》,包括实施科技创新券补助、实施科技服务机构奖补、实施“博士经纪人”制度、加强与高校开展柔性招才引智、加强高(职技)校毕业生安居保障等等,“真金白银”加快产业创新资源与高鼎端科教走廊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化整合。

造龙头、建基地、上档次

如今,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雏形初现,接下来肇庆将如何充分发挥科教走廊科技创新的带动功能,深化产、科、教融合?谢先群表示,肇庆将按照“造龙头、建基地、上档次”三个维度推动科教走廊加快建设成形。

肇庆确立肇庆学院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双龙头地位:从占地面积、办学层次、招生规模、教育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将肇庆学院打造成为本地高等教育的龙头;通过引入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企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服务高成长企业,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全生态链,打造成为科技创新服务和孵化育成体系的龙头。

肇庆学院校长吴业春介绍:“学校将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会,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加强行业企业共建课程与案例库建设,深化校企共建专业、师资、课程,力争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围绕省市战略产业集群,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打造学科融合发展新业态。”

现阶段,肇庆学院新校区已经确定规划选址1124亩,校区面积翻一番,达到2400亩,一期项目已经于2023年11月20日动工建设,为“改大申博”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肇庆还将汇聚在肇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建设大湾区(肇庆)科创基地。以现有的西江实验室、华师研究院等作为科技创新机构基础,通过建立教学科研机构(基地)、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科研机构为抓手,吸引和凝聚优势科研力量,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突破珠江西岸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科学数据共享、技术转移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走廊发展离不开在肇高校扩容提质,肇庆将推进肇庆学院“改大申博”工程,进一步扩容提质,发挥龙头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提质工程;支持广东金融学院建设国际商学院;支持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扩容提质升硕;支持广东理工学院、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达标提质;支持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三园融合项目,争取筹建公办综合性高职学院,以“一园多校、科教一体”模式建设产学研用融合的科教走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