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帮学生把论文写在车间里

在车间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李东洋,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硕导”。

只不过,这个“硕导”不是大学里的硕士生导师。这些年,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在国内率先探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并聘请了一批校外产业导师。

作为东莞市品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部门负责人,李东洋如今是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的一位产业导师,负责指导3名研究生和9名本科生。

“真刀真枪”训练学生实战能力

今年37岁的李东洋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十几年前,李东洋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跟着父亲来到东莞。从传统制造业入门,在先进制造业进阶,他从一名学徒一步步成长为技术骨干,现在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动化部门的负责人,有着多年一线项目经验,牵头研发多个自动化生产设备。

按照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的培养模式,学生要在企业开展项目毕业设计、专项实践,并且毕设题目必须取自生产实践和科研项目。

于是,李东洋和团队把一些订单项目作为毕设题目,让学生分组参与。学生们在车间跟完产品设计、生产全流程后,再结合自己的所学和理解,重新画出产品设计图,并形成项目报告。

“这个参数为啥这么设置?”“这样做不是更简单吗,为啥要用更复杂的方法?”有学生表示困惑。

李东洋便把工程师和学生的设计图放到一起,一边比对、一边分析。“毕业设计的作品一般不需要真正生产出来,但企业的订单不仅产出实物,还得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李东洋深知,“真刀真枪”训练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是产业导师的职责所在。

引导学生下“笨功夫”打好基础

这些“00后”的年轻人,让李东洋想起初出茅庐的自己。

彼时,在“世界工厂”东莞,很多企业仍以初级代工生产为主,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李东洋工作的第一家公司,虽然有研发部门,但基本无事可做。

后来,国家、省部署产业“腾笼换鸟”、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研发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愿找到施展平台的李东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技术人才。

李东洋之前只有与工程师交流业务、培训新员工的经历,要么太深奥专业,要么针对性太强,跟学生不“适配”。于是,他在工作之余,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基础,重新梳理实战中的知识和案例,学生今后无论去哪个制造企业,都能用得上。

他和团队指导的9名本科生,是东莞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奋楫计划班”的学生。李东洋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两个月时间,把常用的设备标准件及其详细参数梳理出来。

“这么多,怎么整理?”有学生提出疑问。

在解答搜集的途径和方法后,李东洋说:“这个任务需要下‘笨功夫’,但能帮助你们熟悉这些标准件,以后工作要用到时能够快速查找,提高效率。”

“基础打好了,才能奋楫扬帆。”学生们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学生有机会参与设备研发

有一天,研究生阿锋找到李东洋,非常认真地说:“李老师,我想跟你学技术。您能不能把技术传授给我?”

李东洋看着这张青涩的面孔,点点头说:“可以!”

其实,他早已注意到这个湛江小伙。在很多深夜,研发部的灯还亮着,就是阿锋在研究设备。

几名研究生已在参与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李东洋所在的企业有来自国内外的订单,涉及高精密零件加工、模具设计制造等。阿锋领悟力较强,又很刻苦,参与了一些重要项目,有的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当‘硕导’感觉怎么样?”有同事半开玩笑似的问他。

“感觉‘压力山大’。”

这些年,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科技“含金量”“含新量”越来越高。“学生们以后很多要进入新兴产业,我们也得及时更新‘武器库’,抓紧提升自己,不然就误人子弟了。”他常跟同事说。

有了危机感的李东洋,这几年开始挤时间上网课,特别是英语课。“我们的很多产品出口海外,操作页面是中英文。学好英文,还能及时了解国际工程界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仅自己学,他还敦促阿锋他们学。

和“00后”一起待久了,李东洋没觉得被“整顿”,反而有时被“卷”到,不过他懂得这份热爱。

看着车间里年轻的身影,李东洋满眼都是自己22岁时的影子。

南方日报记者王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