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 > 高考

高考了12年, 不觉得丢人吗?

你相信有人会高考复读十二年只为考上清华大学,甚至被211院校录取也要退学再战吗?

广西80后的唐尚珺就是这样的人。

今年已经33岁的他已经连续第十三个年头复读高三。

最近还上了热搜,原因是:明年还将继续。

唐尚珺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绩:591分,被「211」之一的广西大学土木专业录取。

不出意外,唐尚珺依然选择继续复读。

这次他甚至没有去校园报到,任凭学校将他自动退档。

在他眼里,除了清华,别的大学都是垃圾。

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唐尚珺对清华有如此大的执念?

时间回到90年代。

当唐尚珺还是个小学生时,老家农村里大人们会向祖先祈祷,保佑唐尚珺能考进清华大学。

年幼的他甚至不理解大学是什么。

他只知道,自己能上清华是父母求神拜佛想发生的事。

清华大学对他就像个「信仰」。

然而「信仰」没给他带来什么力量。

唐尚珺在07年考上老家附近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

高中三年,唐尚珺学会了打球,溜冰,听周杰伦,骑车到县城玩耍,唯独没好好学习。

他的第一次高考发生在2009年。

那年他只考了372分,刚过三本线,和清华差了三百多分。

那是唐尚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国内顶级学府的差距,也让他明白光靠玩是绝不可能考上清华。

幸好,当地很流行复读。

比如唐的母校钦州二中,每年都会办十几个复读班。

唐尚珺毅然向家里提出复读。

家里支持归支持,但没钱也是真的,所以也向他提出条件:无论第二年考得如何都得去上学。

结果,2010年高考唐尚珺只得405分,这分数只够上大专。

但这会家人已经不支持复读了,咋办?

唐尚珺选择了隐瞒。

往后三年,他每次高考都有进步,还在2013年考到了537分,人生中第一次考过一本线。

这个分数足够让唐尚珺读个不错的大学。

但,他心里想着的还是清华。

另一边,父母误以为唐尚珺已经从大专毕业,向他提出找工作养活自己的要求,家里不再支付生活费。

没钱了,谈何复读?

唐尚珺联系上多年的同学兼好友:何汉立。

这个人也是让他的事迹被大众知道的关键人物。

不过此刻对于唐尚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跟他借钱。

靠着借钱、打工和复读补贴,唐尚珺又复读了三年。

2016年,由于广西高考新政实施,加上已经有了七八年的高考经验,唐第一次高考“破6”——

625分,距离清华更近了。

当年录取他的是名牌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但面对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唐尚珺依然选择退学复读。

他觉得,自己每年能多考30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考上清华了,于是26岁的唐尚珺一口气复读了五年。

事与愿违,唐尚珺第二年就遭遇了滑铁卢,成绩从600+倒退到500+。

625分也成为了他人生的最高分,至今没再企及过。

到了今年,唐尚珺仍想再拼一枪,于是找到了平果县某新成立的私立高中报名复读班。

他在采访中说,明年还会再战。

但因为国家高考政策变动,也许明年会是他最后一次高考。

唐的经历在网上引起舆论风暴,大多数人在感动。

加上我前面说到的唐尚珺多年的同学何汉立为期拍摄的纪录片「高十」播出。

一时间人们都在感叹这个青年有多么励志多么震撼,甚至有人把唐尚珺视为「考神」。

但,他真的那么神吗?

每年上百万考生里只有1%的人能考上清华,这个「1%」,指的是努力+天赋。

纵观唐尚珺的读书生涯,很明显他不是最有天赋的一类人,甚至连最努力都没有他的份。

很多人不知道唐尚珺对待高考是个啥态度。

他最初复读的两年,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认真读书上,每次学习都是「点到为止」,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休息。

休息够了后,内心又充满愧疚感。

唐尚珺就这样在「放纵」「后悔」中反复横跳。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发现我一直在享受这一份难得的安逸,学不学个认真,堕落不堕落到极致…”。

当然了,他后面有改过。

所以他在2016年考到了625分,人生最高。

但这个人生巅峰带给他的不是自我清醒,反而还迷失了。

那年他看到了南宁平果三中的复读招生广告:600分以上复读生每人奖励十万元,每月两千块生活补贴,要是第二年考上清华北大还加码六十万奖金。

唐在记录片里亲口承认自己当年选择到钦州一中复读而不是二中的原因:一中的奖金和补贴更丰厚。

复读比工作还赚,上什么大学?

至此,「清华梦」彻底沦为唐尚珺复读的借口。

2017年还有个插曲,唐尚珺恋爱了。

他在拿到复读班的十万奖金和补贴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同班另一个复读的女生谈恋爱。

结果,这年两人无心向学,唐的高考分数从一年前的625分跌到只有550分,再次给了他复读的“理由”。

往后几年,唐除了读书外还做过家教、助理、外卖员,据说近两年还在股票和基金市场赚了几万。

他当时的收入,不比广西当地的白领低多少,然而却可以不用受社会的毒打,也没有工作和感情的压力。

生活过得比其他人安逸不少。

复读多年的例子在国内不罕见,但跟唐一样考了十多年,甚至被名校录取都拒绝的却很少。

比如唐的复读班同学吴善柳。

据说唐尚珺把吴善柳视作“偶像”,因为他“只”花了八年就考上清华,期间还被北大录取过。

但,像吴善柳这样圆梦的是极少数。

生活中更多人是「唐尚珺」。

知乎上有人发帖称自己复读十年仍考不上大学,今年已经27岁却只能考到上大专的分数。

帖子很长,但总结起来就一点:

眼高手低,学习不好但同时不愿意在大专“受苦”,终日靠啃老过活,把复读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最终高考十年依然是废物一个。

对比帖主和唐尚珺就能发现。

唐尚珺虽然成绩更好,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地高中只奖励高考分数600分以上的复读生。

他需要通过复读来换取舒适。

之所以不选择通过考研圆清华梦,难道不是因为他离不开复读这个舒适圈吗?

而且,他不可能一辈子舒适下去。

如今很多学校已经不再给唐尚珺动辄十万八万的奖励,因为人家觉得他就是在「骗补贴」。

另一边,高考改革对唐尚珺成绩影响很大。

他“舒适”惯了的那套考试技巧如今不再适用,未来别说清华,分分钟连一本都考不上。

就算给唐尚珺考上清华,他能毕业吗?

我认为,很难。

大把高中“学霸”进入清北后因为顶不住压力而崩溃,甚至还有像19年江西文科状元进清华两个星期就退学的案例。

连高考圈都不敢跳出,谈何大学毕业。

进入社会后压力更大,他又应付得来吗?更难了。

要知道,他大学毕业时已经35岁+。

但我更想说的是,一个为了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连续复读十几年,期间父母老去、生病,一家人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依旧无法改变他的年头。

清华到底是目标,还是遮羞布?

说得好听是为了考上清华,那考上以后呢?一辈子呆在清华?问题是,清华不会收这样一个「资历平平」的复读机器来留任吧?

我更认为就算他考上了清华也无法改变他逃避现实,不敢承担责任的懦弱。

甚至我更加肯定,即使成为清华学子,他也要愧对他的父母、社会、国家。

一个拿着清华当幌子,永远在复读的80后高考生,背靠着一个贫穷的家庭。

这样的「执着」,真的不是病态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