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节到了,首先,祝福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既然到了教师节,咱们当然也要说说贵州教育史上的那些值得纪念的名师!
20世纪30年代,《数学趣味》和《数学园地》两本书很流行,它以引人入胜的例证,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及公式讲述得妙趣横生,从而引发青年学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而这两本书的作者就是贵州人刘薰宇。
刘薰宇(1896~1967年),出身于贵阳一户书香人家。“五四”运动前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赴法国,考入巴黎大学攻习数学。20世纪20年代末,刘薰宇返回祖国,在上海、北平、江浙等省市的高校任教,创办白马湖中学,与当时教育界的“大家”夏丐尊、叶绍均、丰子恺等教授齐名。
抗战初期,刘薰宇赴云南,应聘为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微积分学。为培育故乡人才,他还受聘出任贵州省立高中(即今贵阳一中前身)的校长。因受日机轰炸和袭扰,学校曾一度迁往修文乡间。那时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保障教师基本生活,刘校长不顾年迈体弱,徒步跋涉于修文至贵阳的百里长途之间,为筹集教育经费而多方奔走。
抗战胜利,学校迁回贵阳,但校址已被省训团(旧社会的干部培训机构)霸占,几经交涉和斗争,才使师生返回原校舍。七、八年间,学校坚持开办,未停课一天。所聘教师多为教育、文化界名人,如刘方岳、李侬元、赵伯愚、蹇先艾、杨文山等。教学认真,成效显著,使学校声名鹊起,贵州各县学子求学者络绎不绝。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的大学理工课程多半延聘外籍教师,或是留洋回国的中国教师,他们都用外国教材,用外语讲课,否则被视为“程度不够”。不但大学如此,连一些中学用的代数课本也是外国的《范氏代数》。
中国学校居然没有适合自己学生需要的教材,而惟外国人马首是瞻,毫无自己的学术创见。对此,刘薰宇深有感慨地说:“长此以往,我国学术何时可以独立?”于是,他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加以系统化,先编成《初中代数》(因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故而又称《开明数学》),成为20世纪30年代风行全国的中学课本。后又写成《解析几何》一书,作为高中学生重要补充读物,深受学生欢迎。他还出版了《马先生谈数学》《因数与因式》等书。流行全国,为数学的普及发挥了较大作用。
刘薰宇教授精通英语,又擅长作文。他与林语堂合著的《开明英语》,也是当年的畅销书;他同夏丐尊合著的《文章作法》,自编的《开明活页文选》,也风行全国。他所写的《白马湖之冬》一文,被选入当时的中学国文课本。
刘熏宇先生的成就值得所有贵州人骄傲,也值得所有贵州人纪念!
体验多彩贵州乐享温暖人生
一键转发,为贵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