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可能没有人不知道赤水河。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流域内盛产美酒,当代有“英雄河”、“美酒河”之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赤水河被称作赤水,主要是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赤水河是长江一条自然流淌的一级支流,流经云南昭通、贵州毕节、遵义、四川泸州四个地级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边缘,峡谷陡岸,流急滩险,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及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
在赤水河流经的三省四市,有六所公办本科院校,分别是西南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昭通学院,为当地乃至大西南培养了大量人才,在赤水河两岸小有名气,但并不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六所公办本科院校。
西南医科大学,不仅因为更名而出名
西南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有着70年办学学历。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更名大学过程中,有个小插曲曾经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不过很快人们就慢慢淡忘了。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15年4月28日,泸州医学院经批准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当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部分海外校友以“川医大”简称可能混淆华西前身原“四川医学院”的“川医”简称为由提出异议,经多方反复协商,最后各方形成“承认四川医科大学办学历史,将四川医科大学平稳过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一致性意见:过度期间,在校学生可自主选择四川医科大学或西南医科大学毕业证;同时四川大学将对西南医科大学给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2015年12月14日,批准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1月18日,西南医科大学正式挂牌。
西南医科大学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临江近水、风景优美,医教员工8000余人、近2万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至少在泸州算是非常幸福的,相信更名风波没有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更名后的西南医科大学发展比较快,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算得上求学的好地方,至少对赤水河畔的学生们是这样。
如果有兴趣到西南医科大学,就要关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因为这些一流专业都是经过相关主管部门评定的,并且都是这两年的事情。
西南医科大学排名尽管不靠前,位于软科医药类37名、校友会综合309名、武书连榜单301名,但由于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加之更名后带来了“大学”效应,西南医科大学招生情况越来越好。
比如,近年来在河南省招生最低位次一直保持在4万名以内,2021年是37676,2020年是34290,2019年是38753。
遵义医科大学,源自东北的一所西南医科名校
赤水河流经的四个地市,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遵义。遵义出名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遵义会议”,另一个是“茅台酒”。实际上,遵义的医学教育也非常出名,因为这里有一所著名的医药类高校,那就是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有着传奇的历史,她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
迁入遵义50多年后,遵义医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的西南名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2515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下设28个教学院系、8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临床医学、制药工程、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等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康复、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法医学、康复治疗学等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尽管没有博士点,但是遵义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历史比较长,早在东北时期的1955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恢复高考后,又称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此外,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时间过得很快,细细算来遵义医科大学已经有73年的本科教育、65年的硕士培养和21年的博士联合培养的历史。根据遵义医科大学官网说,她为国家输送了近8万名医学人才,活跃在医疗卫生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因为如此,尽管地处祖国大西南,遵义医科大学排名不靠前,软科医药排在45位,校友会综合、武书连榜单分别位于269、312,但招生情况却同样不错。比如,在河南近年来招生最低位次,一本理科在4万名之前,2021年35958,2020年38611,2019年38753。
与西南医科大学比起来,遵义医科大学还有个珠海校区,对西南地区之外的考生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西南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在外省招生量都不大,要想就读这两所大学,就要有个好分数好名次作保障。
遵义师范学院,不忘师范本色的本科院校
遵义除了遵义医科大学,还有一所公办本科,那就是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府,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正式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
根据官网介绍,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现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500人,有教职工1168人,其中专任教师860人。本科专业中,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
上面提到的一流本科专业,看名字我们就知道占主体的是师范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别是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那些升本后忙于扩展非师范类专业的师范院校相比,遵义师范学院依然保持着师范专业优势,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遵义师范学院在省外招生不多,比如在河南普通类招生长期保持在个位数,因此有兴趣报考的同学一定要看好想好之后再选报。
四川警察学院,只面向少数省份招收法学专业
与全国很多省市的警察学院一样,四川警察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公安厅与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共同管理的全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她始于1950年建立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2000年建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建立四川警察学院,2011年获批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全国省属公安院校中第六所升本、第一所开展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作为一所政法院校,四川警察学院围绕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3个一级学科,开设有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8个本科专业和警犬技术1个专科专业。
本科专业不多,可是一流本科专业却不少。经过有关部门评定,四川警察学院现有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侦查学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本科教育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只可惜,四川警察学院面向外省只招收法学专业,所以招生量非常小,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来叫做毕节学院的一所本科院校
网上曾经有个说法,贵州省改名最成功的院校,是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并且给出了几条理由:比如,学院从地级行政区之名变成以省份之名命名,相对毕节之名来说名气更大。再比如,以省名命名,而且冠上了工程应用技术这些热门的词,打破了贵州省以贵州命名的本科院校全在贵阳的局面等等,说得挺有道理。
不过,在小编看来,这个名字更改之后,对于学院的发展未必有多大的好处。
首先,几十年师范办学历史丢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从一开始就与工程应用技术关系不大,她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个时期,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2014年,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尽管说全国师范院校已经不少,但没必要彻底改一个与师范风马牛不相及的校名。
其次,丢了地方牌。毕节,在全国没有多少名气,但毕竟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有了毕节这个招牌,对于创建区域性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利大于弊。
最后,可能会迷失了发展方向。目前,该校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特殊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6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且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师范专业。如果朝着工程应用技术方向发展,势必要大力发展工学专业,可能会出现资源投向偏颇问题,传统优势专业学科的优势丢了,理想中的新工科可能依然默默无闻。
让小编大感意外的是,一所号称要创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高校,居然在自己的简介中出现数据错误,明明说到相关数据更新至2021年7月,但学校已经拥有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却仍然说自己拥有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不知道原因何在。
昭通学院,以服务和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
云南省昭通市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但西南地区之外的朋友可能依然觉得非常陌生。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的昭通就是一个与外界联系不多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乌蒙”。清雍正时重臣鄂尔泰在完成改土归流后,就指出乌蒙乃“不昭不通之甚者也”,并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
不昭不通,至今在昭通学院身上也多少有所体现。在互联网信息满天飞的今天,我们依然很难寻觅到昭通学院有关消息。如果需要了解昭通学院,官网能给的最新信息就非常少。比如,学校给出的简介,没有标注数据截止日期,看不出来学校的最新发展成绩都有什么。
其实,这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她毗邻占地一千余亩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春观花,夏品文,秋赏月,冬戏雪。这也是文脉传承,底蕴丰厚的一所高校,其师范教育传统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设的师范传习所,历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昭通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昭通学院。官网的简介中,可能就这些信息不会过时。
通过当地媒体报道,我们可以知道:近年来,昭通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积极服务和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这则报道,我们才知道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329人、教职工700余人,有本科专业39个,涉及文、 理、工、管、农、法、教育、艺术、经济、历史共10个学科门类,有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课程5门。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这所学校较为清晰的发展思路。据报道,“十三五”期间,昭通学院办学主要围绕“一山”“一水”开展,“一山”主要是围绕乌蒙山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与开发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水”主要围绕金沙江流域、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实施乡村振兴和保护开发进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围绕昭通农业大市、文学大市、教育大市、红色资源大市的特点,把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牌、昭通文学牌、教师教育牌、红色文化牌作为学院办学特色。
尽管一流本科专业只有2个,但是昭通学院最近几年的教学水平还是不断提高的。还是通过当地媒体报道,我们才知道2017-2019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3%以上,2020年就业率位列云南省公办本科高校第二名。近两年,昭通学院考研率明显上升,2020年与2019年相比,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两倍,2021年与2020年相比,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5倍,且考上“211”以上大学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此外,获取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逐年增加,2021年有62.6%的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三。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重要信息都不能在官网轻易查到,反而要通过昭通日报报道管窥一二。这样的高校,云贵川之外的朋友最好还是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