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 > 教育资讯

寒门真的再难出人才了吗?

最近刷视频总是看到有些视频作者在说:内卷如此严重的今天,寒门再难出人才。真的是这样吗?我看着他们在视频中列举的各种理由,仿佛有那么点意思,但是心里总感觉哪里不对。

有一天,我回老家跟我父亲谈起这个话题,当我说“寒门再难出人才”的时候,我爸先是微微一笑,然后刻意的头转向我,用他在庄稼地忙了五十多年的手指了指我,用一口标准的山东话说:“你这个脑子啊!真是越来越‘不主屌用’(没用的意思),又是跟谁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寒门依旧有好学生,上学‘主用不主用’,首先看学生本身的天资,再就是国家的重视和家庭的氛围”。听完这句话,真如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心里对于这种说法的疑虑在哪儿了。

我父亲是个老农,一生中只是在1969年到1975年的时候在外当了6年兵,剩余的时间一直都在老家种田,甚至很少出村,他竟有如此见识,实在让我惭愧。分享我跟随那些视频作者想法的原因应该是“新东方”的崩塌:类似“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利用资本的力量,将好的老师和教育资源集中于私立学校或者培训机构,造成公立学校教学水平的下降,导致整个社会的教育不公平。中央对这种现象岂能容忍?这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高层处理“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根本不留情面。我受此类事情的影响,觉得中国阶层的固化已经十分严重,但是我根本没有深入的思考。

中国有阶层吗?可以说没有。倘若有,所谓的阶层,那只是一小撮所谓的“有钱人”逐渐形成的一个个圈子,这个圈子里富二代居多,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群人都是一群不学无术的废物。试想,当你在街上看到有人在开着豪车“炸街”时,你会怎么想,大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随口说出一句“傻逼”。而现在的阶层仅仅就是两个,“傻逼”阶层和“奋斗”阶层。我觉得大多数的富一代属于跟普通奋斗者一样的“奋斗”阶层,根本没有把自己看做一个另外的阶层,比如任正非,曹德旺,他们会以特殊阶层自居或者感觉自己在高等阶层吗?不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人民的儿子,还是一个普通人。

阶层在大众心里根本不存在,教育的公平也是国家说了算的,不是某个或者某些教育机构能左右的,而且一旦国家发现问题,以我国的执行力,根本不会给你任何反扑的机会。所以不要以资本主义的思维来想我们的国家,现在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十分的重视教育,基本上到了“变态”的程度,每个孩子也因为上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基本舍弃了生命的前20年。这样的环境下,真正决定命运的绝对是学生自己的态度。一个家庭特别有钱,即使他有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教的好固然重要,但只是强硬的灌输,真的可以把一个富家子弟教育的非常好嘛?我持怀疑态度。而且富家子弟在学习上是有弱点的,他们会经历太多的诱惑,因为有用不完的资源和穷人家孩子难以企及的物质享受,他们成为废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寒门子弟,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没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只能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人生从一开始就是挣扎奋斗中前行,所以寒门子弟更容易把精力集中于一点,成为人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即使资质平庸,不能通过教育来实现进步,从小磨砺的心性足够使寒门子弟比纨绔子弟更加坚强和谦虚。寒门子弟出来的不一定都是人才,但是寒门子弟绝对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重要的“中坚力量”。

现在国家干部子女和企业老总的子女进入金融行业的比例大幅增加,为什么?因为金融业挣钱多,而且容易,只要有内幕消息,就可以在资本市场埋伏好,在政策落地后,借机大赚特赚一笔。这里面有有多少技术含量呢?基本没有技术含量,甚至根本不需要看懂各项技术指标,就可以在资本市场“运筹帷幄”,不搞笑吗?国家会指望这些纨绔子弟振兴制造业吗?我想这群人不把金融业搞坏就是万幸了,其他根本指望不上的。

所以寒门再难出人才是谬论,在中国根本不成立,因为中国的教育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奴化”教育,更不会以愚弄的教育手段实现阶层固化。中国的教育是人人平等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即使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肯定可以理性圆满的解决,我对我国的教育充满信心。所以别再宣传“寒门子弟再难出人才”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才是硬道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