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高校迎来“换帅”,其中不仅有高校的校长、副校长,也有下属各二级学院的院长。那么这些新上任的校长、院长们,他们有哪些特点,可能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什么?
“掌门人”年轻化成为趋势
9月刚开学不久,中山市委原副书记陈文锋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广州航海学院原副院长邢锋调任广州大学副校长;冯帅章担任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广东各高校从党委书记到副校长到院长,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梳理发现,继任的“掌门人”中,“65后”“70后”,乃至“80后”已经成为高校领导层的中坚力量。
例如,现任广东警官学院党委书记的王庆利,出生于1969年,此前担任广东省梅州市委副书记。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吴报水出生于1979年,之前担任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今年9月担任现职,分管党政办公室、组织、统战、宣传、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机关党委、群团(含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离退休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党建工作,联系艺术学部、政府管理学院、附属教育集团(含附属学校)。
除了广东,全国多所高校的新任校领导也都比较年轻,有的甚至还是“80后”。例如,今年3月份上任杭州医学院院长的梁广,出生于1981年,曾就读于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面向的教育群体为大学生,年轻的校领导与大学生隔阂更少,更能理解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和想法;年轻的校领导也能带给学校不一样的新面貌和新感觉,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确保学校事业继往开来;年轻的校领导往往更有干劲更有精力,也对高等教育有新的理解和理念,对当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或许能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不少新的校领导往往具有高学历,部分还有海外留学经历,其国际视野和眼光,也可能探索出院校发展的新方向。
跨省调任带来新气象
除了干部队伍年轻化,高等院校校领导也常常“跨省就任”“跨领域就任”。这些校领导之间的异地调任交流,一方面是行业系统内或者有历史渊源的院校之间的互相交流,一方面是跨行业、跨领域之间的调任。
例如,今年8月份新就任中北大学校长的陈钱,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北大学都曾是兵器工业系统所属高校。陈钱在中北大学干部大会上就表示:“两校同根同源,有着一样的报国情怀、一样的红色基因、一样的务实作风、一样的奋斗精神,这些都将为自己将来更好地扎根山西、融入中北、奉献学校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还有像今年8月履新的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是一位教育专家,与西北师范大学同属师范系统;今年1月份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的季勇,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曾担任该校副校长,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属医药类院校;8月份新上任的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则是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山东农业大学同属农学类院校;10月份履新的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薛红卫,曾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
还有一些校长则是跨系统、跨领域履新。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王敬波,今年8月履新黑龙江大学校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的陈相松,今年9月份就任海南师范大学校长;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闫相斌今年10月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
校领导之间的异地交流、跨领域交流会带来什么?首先可以为新上任的院校带来新气象,防止“近亲繁殖”。一所高等院校如果始终由本校就读、本校毕业、本校成长的校友担任校长,虽然对学校情况非常了解,办事会更加顺手,但长此以往,有可能会陷入到内部封闭、讲关系、讲资历,新鲜血液难以融入的怪圈中,反而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适当地带来一些“新鲜血液”,有利于打破院校内部固有的生态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办学。
另一方面,跨领域就任的新校长,也会给原本的院校带来一些新的办学思路。例如近年来,外语类院校在高考招生中确实碰到了一些瓶颈,侧面反映出了外语类院校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办学策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现实需求。而新就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的闫相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横跨工程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长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这类理工类院校任职,新来到广外这所外语类文科院校,将如何运用自己所长,给广外带来哪些新变化,是值得期待的。
此外,这些跨任的校长,不少是从“双一流”院校到省属高校任职。众所周知,大多数“双一流”院校的资源和视野,是比地方省属院校要更多更广的。“双一流”院校的副校长们来到省属院校任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省属院校带来更多的资源、更新的思路,为省属院校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提供助力。
接掌新“帅印”,他们都在忙什么?
在履新之后,各院校的新校长们都在忙什么?
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是不少校长首先要做的事情。例如,中北大学新任校长陈钱8月初履新,很快便前往学校发展改革部、信息中心、人力资源部、教务部等部门调研,就创建“双一流”学科、信息化建设、构建核心师资队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部署;海南师范大学新校长陈相松则来到了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重点检查了课堂教学情况,并深入两校区课堂,与2023级本科新生同上第一课;西北师范大学新校长王占仁则来到了该校教育科学学院调研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赴礼县调研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思政教育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还有的校长一上任就很快融入新学校的氛围中,召开会议,参加活动,积极为学校的发展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上任不久,就陆续参加了与韶关学院推进“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与巴基斯坦工商部部长、财政部部长等会谈,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合作。
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除了深入一线课堂,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还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密切中俄高校联系,探寻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则参加了2023年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合作乐陵行活动,与泰安市人民政府、肥城市人民政府共建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召开山东省各地市“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交流会,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路径模式,探索携手发展新契机。
总体而言,新上任的校长们都很“忙”。在忙碌的背后,学校和师生们更期待的是他们能为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思路、新发展,是他们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和人才结构,给教师和人才充分的、有保障的发展空间,是他们能让学生们有更高的教学质量、更美丽的校园环境、更好的食宿条件。新校长们将为学校带来怎样的新面貌,师生们都在拭目以待。
文|记者孙唯实习生郭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