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的一位家长打算带着孩子前往海南的高校校园,感受一下高等学府的学术氛围,但这名家长在与学校沟通后,最终却未能得偿所愿。在遗憾的同时,他问了很多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海南高校的大门何时向公众开放?
“我是想带小孩到(学校)里面去参观,(想)在操场散散步。周六的时候去被拦住了,完全就封住不给进,我觉得这对一个高校来说,这个不合理 。”这名家长表示,到达学校门前时,他通过安保人员表达了来意。但学校方面表示,按照规定,目前学校只限校友、师生亲友或公务往来人士进入校园,暂时不能满足社会人士的参访需求。
那么目前海南各所高校的进校管理现状如何,记者也进行了走访。
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门前,记者看到,目前校园出入口位置,设施了多个“刷脸”门禁,校内师生需要提前录入相关信息才能自由进出校园,而社会人员如果想进入校区,则必须联系校内被访人员,再由被访问人员通知门卫处放行进入。
记者走访海南高校管理现状
来访均需预约或提前报备
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安保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校内各区域并不向社会开放,但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固定的公众开放日,用来满足报考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参观需求。
而在海南医学院门前,校保卫处公示了一份今年9月校园正式启用访客预约管理系统的通知。其中针对外来人员(车辆)进校方式,通知中注明:访客需预约管理系统提前报备,经被访问者(本校教职工)审批通过后方可入校。而记者打开预约界面后看到,受访者一栏为必选项,也就是说,如果来访者并不认识校内人员,那么社会人士便不能够通过预约进校审批。
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安保人员告诉记者,想要入校,同样需要关注学校公众号进行预约。从菜单选项上可以看到,预约系统被分为由受访对象和无受访对象两种。若无受访对象在预约前,界面会弹出进校前的入校须知,在点击知晓同意后,访客需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件号码等信息。全部填写完成后,需要等待审核通过后才能进校,而审核时间相对较长。
高校如何平衡开放与管理
实名制分时段精准管控或可行
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这一话题,到今天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异议。多地教育主管部门此前已作出回应:“大学是公众资源,应该尽可能对外开放。”的确,开放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方面,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公众对亲近大学的需求,都不容忽视。而既要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又要对外开放,满足社会人士的参访需求,确实也是一道难题,需要循序渐进,考验管理之道。那么,在高校对外开放事宜上,目前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一起来关注。
采访当天,记者了解到了全国部分高校目前的入校管理制度。
●南方科技大学
校外人员可通过进入小程序提前预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对外开放,非校内人士持本人有效证件在门岗登记,并接受安保人员查验后进校。
●上海师范大学
校外人员可刷身份证进校。
●上海大学
工作日的5时至7时30分、18时至20时30分,以及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5时至23时开放,校内重要活动日则将根据计划进行调整,对于开放的人群,公告表示仅限学习交流、参观访问等。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开放临时访客登记,登记后可使用身份证原件入校,一次申请当日可多次扫码进出。
●复旦大学
恢复对公众开放,进入“复旦信息办”公众号,登记访客基本信息后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入校,校外人员进校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0点。
●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师范学院
非校内人士可进校,进校需要进行身份信息登记。
●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在今年暑期恢复校园预约参观。为维护校园秩序,个人和团队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今年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迎来盛花期,樱花开放期间,武汉大学面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预约赏樱制,其措施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校园打卡游览。对于这些高校的开放举措,很多市民点赞,并对海南高校的对外开放表示期待。
沟通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现阶段他们希望能够在有条件和限制的情况下进入校园,在感受学术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具有公共属性的硬件资源。与此同时,也有顾虑的声音出现。
●学校毕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一个环境,没有完全融入社会,(社会人士)都进去了,那不是很容易乱吗。
●觉得比较大的顾虑点,可能就是学生安全吧,感觉社会人士太多,可能就太杂乱了,学生的安全没有办法保障好。
实际上,全国不少知名大学的校训与办学理念,都体现出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而且不少地方大学也是属地城市的文化中心,其属性与当地社区是对等、互惠的开放关系。针对高校该不该对公众开放,大家也普遍认为,其本身不应成为对立的矛盾问题,而是应将探讨重点放在如何对高校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对此,全国各地的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开放模式。
江苏开放大学浦口新校区,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而该校区在设计建设之初,便引入了共享开放的理念,校区并未建设围墙,而是将运动场、体育馆等,沿城市市政干道布置,与周边的社区相邻,形成与城市生活功能共享。
大学作为思想和文化高地,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又该如何在开放与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沟通中大家均表示,在实名制进校、分时间段开放的基础上,实行更为精准、严格、细致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些大学和教育主管部门还提出,要做到真正的开放校园,需要学校和社会协商与努力,建立起双方互赢互惠的合作关系,而非某方面的单纯付出,这样才能实现大学校园真正“融入”所在的街区、社区和城区,进一步提升大学服务社会的功效。我们也期待海南高校尽快找到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拿出更高层次的“开放”,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文化和学术环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