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第五年,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离当初许下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五年前,中国东方教育成为香港“职业技能培训第一股”。在赴港上市的关键节点,招股书披露了这项重大决策——豪掷19亿元、将45%的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区域中心建设,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西安五个城市筹建区域中心。
目前,安徽、四川、山东、贵州职教产业园一期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河南职教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江苏、江西两地职教产业园投资项目正在规划推进中。全国各地区域中心已经投入约30亿元左右,未来还计划投入20亿元。
与传统的租赁扩张模式不同,区域中心利用自有土地进行建设,且采取多校区集成的方式,有助于辐射周边地区生源,加大规模效应,整合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办学层次,向技师学院升级。提高办学品质的同时,集团也能获得高质量发展。
“整个职业教育发展要想上一个台阶,实现更好的质量提升,必须要有区域中心。”中国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助理、投资并购部部长华军对界面教育称,这对于集团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是安身立命之本。
从外界环境和政策来说,特别是疫情结束之后,各地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问题是技能人才的匮乏。国家政策的宏观支持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区域中心的落地增添了双重保障。
作为集团战略发展的方向,区域中心扮演着“领航舵手”的角色,让中国东方教育这座“职教航母”飞得更高更远。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服务地方发展的新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高级技能人才支撑。
01|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化
作为中国东方教育的战略级项目,自建区域中心成为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之所以要筹建区域中心,核心原因在于集团历经三十多年发展,随着学校体量和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发展遇到了巨大瓶颈——想要租赁一个能同时容纳3000人以上并符合办学条件的校区,异常艰难,而一个学校拆分成多校区管理,管理难度大、工作效能低、运营成本高。
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区域中心将带来一系列益处,既可以整合资源、节约办学成本;也能提高办学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能提高办学层次,适应国家需要。
从成本角度来看,在实施区域中心战略之前,集团以租赁方式实现办学网点扩张,不断上涨的租赁开支始终是集团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自有模式能够帮助集团应对租金上涨风险,同时规避因租约到期、或租金超过企业承受范围等原因被迫搬迁。
与此同时,区域中心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成本协同效应。通过区域中心将一定区域内的生源集于一处,可形成规模效应,也能节省原来办学网点分散带来的重复性开支。
据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按照中国东方教育各区域中心的辐射范围和当地生源,一个成熟的区域中心在校生规模预计可达1.5-2万人,安徽合肥区域中心由于规模较大且生源积淀深厚,其在校生规模可达3万。
得益于规模效应,区域中心的教学相关消耗品等变动成本的收入百分比,将略低于普通办学网点。进入成熟阶段后,集聚效应叠加品牌效应,招生对于营销活动的依赖将有所降低,上述券商预计,销售费用率将低于20%。规模优势下各区域中心毛利率可达55%-60%,净利率或达20%。
关于成本和投入,作为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有不少投资人会抛出疑问,在经济下行周期,集团为何还要做这样的重资产投入?会不会影响到当下利润的释放?
华军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向界面教育介绍,区域中心的建设分批进行,采用置换的模式,首期建成之后原有租赁校区的学生搬迁至新校区;后期随着业务发展和生源增加,可以追加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建设。
在资产结构方面,华军指出,新投入的区域中心面积仅占集团所有学校经营面积的20%左右。不会影响到公司原有的运营能力和经济效益。
华军坦言,经营性现金流确实受到前两年的疫情扰动,但他同时透露,自去年起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已稳步回升至疫情前正常水平,足以覆盖当前区域中心建设所需。
从成本投入及回报的角度来看,集团内部也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结论——希望用10-15年时间收回全部资本开支。
华军预计,区域中心建设初期的投入成本与节省下来的租赁成本将在前三年内基本实现对冲。“所以只会影响到当年的现金流,但对当年利润并无影响。”他明确表示,区域中心均由集团自有资金投资建设,没有任何有息负债,集团账面上仍有20多亿现金储备。
02|七大区域中心如何落地?
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看宏观发展,自建区域中心都是势在必行的长期受益项目,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落地。
自2019年提出实施方案后,集团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逐渐发现原计划提出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目标城市属于经济发达区域,大面积土地资源紧缺且土地成本较高。尤其是北京,考虑到人口疏解,很多教育机构及大学甚至已经往主城区外的区域搬迁。
上市之后,集团迅速调整战略,在区域中心的选择上锚定了这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得是人口和生源大省,集团所在区域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第二,当地政府有明确的职教发展目标,并提供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安徽合肥总部是集团建成的首个区域中心。华军回忆,2008年拿地时,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芜农田。如今,总部所在区域,已发展成为容纳近30所公办、民办中职及高职院校的职教集群,被称为合肥的职教城。
“新华是第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开荒’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便宣告建成。”华军表示,这一度被业界称为“新华速度”。截至2023年底,安徽区域中心的在校生人数超过三万人。
紧接着落地的是山东济南区域中心。一是,山东是职教大省,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和首个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两次入选国务院激励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二是,中国东方教育在山东的三所院校的合计生源过万,已具备建立区域中心的先决条件。
四川成都是中国东方教育在西南片区的生源集中地,成为第三个建成的区域中心。
为推进四川高技能人才培育载体建设,中国东方教育还于日前成为“技能四川”重点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启动建设川内首个“技能小镇”项目、“川菜大师傅”职业培训学院项目、以及青少年职业启蒙训练项目,加快培养造就更多天府工匠和高素质产业大军。此次启动建设的3个“技能四川”重点项目,势必能够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深度参与产业建圈强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之落地的区域中心还有贵州贵阳、河南郑州,这两地的选择依然遵循上述原则。
在区域中心的战略布局上,集团在各地的运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也会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差异化发展。
以山东为例,中国东方教育在当地已取得两个技工学校的牌照,目前的做法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设立了两所独立运作的技工学校,保持彼此独立。
而成都地区有其特殊性,目前成都新东方烹饪、万通汽车联合申报技师学院。技师学院需开展多专业并行的教学模式,经过集团探讨如何整合资源,决定联合建立一所涵盖烹饪、汽车等综合专业的技师学院。
除上述五大招生省份外,江苏南京、江西南昌也成为首批区域中心规划的一部分。中国东方教育计划未来两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及落地,预计2026年前全部投入使用。
“集团策略将聚焦提升现有七个区域中心的办学质量和品牌声誉,确保各个区域中心可持续发展,在达成这一目标后,再考虑未来是否继续扩展新的区域中心。”华军称。
03|提高办学品质和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办学层面看,自建区域中心还是提高办学品质、实现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大规模的区域教学中心建设将集团各类品牌课程集中在一起,在师资团队、教学设施、课程多样性上更加完备,有助于培养复合人才。
以烹饪业务为例,创业型学员不仅需要学习烹饪技术,还要熟练掌握包括运营外卖平台、商业推广等知识。综合性区域中心能够满足市场的人才技能需求,提高学员就业创业率。
中国东方教育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资金上的投入也不吝支持。界面教育此前在线下探访中国东方教育安徽总部和成都区域中心时注意到,集团定期对教学硬件设备、软件等进行更新,而且还成立了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赛事培训。
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新东方烹饪教育的杨萧剑获得烹饪(西餐)项目的第一名。该大赛是中国目前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相关项目的角逐也代表了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
在不断参赛的过程中,中国东方教育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办学实力也得到充分展示,获得了业内认可,这也与区域中心的师资和场地保障密不可分。
一方面,多名集团教师收到来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邀请担任裁判;同时,旗下院校还多次承办世界技能大赛省级、市级选拔赛,入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集训基地。
据欧曼谛老师介绍,学校搭建高水准教学和研发团队,其中包括国家高技能人才智库专家,世界大赛评审委员,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美业大师等。
学校重视课堂之外的实践训练,专为学生打造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实训基地”、“国际大型T台秀场”、“欧曼谛高端时尚美业沙龙”等模拟现实场景,以培养高技能、高适应力的时尚美业人才。
高质量办学的另一个层面体现在办学层次的提高,以适应国家需要。
国家将技工院校的办学梯次由低到高分为三类,分别是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更高层次的学历牌照对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师资队伍、设备设施等重点监测指标要求更高。
华军认为,集团通过区域中心可以申报更高层次的学历牌照,成为申办技师学院的敲门砖。此举能扩大生源群体,增加对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时延长学制、降低成本,缓解人口断崖式减少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
“最核心的是,可有效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带来的所谓蛋糕变小了的问题。”华军对界面教育表示,区域中心使得中国东方教育在市场竞争当中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和一些头部的省会城市的公办院校对比,集团仍能在生源端和市场端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04|坐拥政策红利,规范办学
中国东方教育花大力气建区域中心,本质还是为了就业。
在成都欧米奇学校里,有一座占地约三四十平米、以“冰雪奇缘”为主题的巨型翻糖蛋糕。欧米奇老师告诉界面教育,按市场价格估计,其价值逾百万元。
这是2021级学生在毕业时为学校精心制作了一份独特的毕业礼物。蛋糕上所有的花卉均由44名学员亲手一朵朵捏制而成,她们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历时一个多月制作而成。手工花卉之外,这座“城堡”建模工作也都由这批学员独立完成。
欧米奇所有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典产品,一类是市场前驱性产品,即市面有这个风向,但尚未大规模流行起来。比如面包市场流行前两年,成都欧米奇的课程当中,就已经加大了欧式面包和低油低脂面包的学习。
“学生毕业后上班就刚好迎接上市场的风口。”欧米奇老师介绍,目前在整个成都市面上,八成相关企业约30%的员工,都是欧米奇输送的,学员毕业后的薪资待遇丰厚。
也有部分学员毕业后选择创业,欧米奇会提供创业辅导,提供选址、装修、以及原材料支持。在欧米奇展示的优秀毕业学员中,刘杰秋创办的“秋禾烘焙”目前开了九家分店,店铺年盈利42万元。
不止欧米奇,欧曼谛、新东方烹饪的毕业生也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欧曼谛的校企合作定向班,毕业生应聘发型师月薪可达6000-7500/月,储备店长月薪达8000-10000元,高级经理月薪则高达1.2万-1.5万/月。今年3月,中国东方教育披露的2023年财报显示,欧曼谛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7%。
更为重要的是,区域中心战略符合当下国家提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等一系列大的政策导向。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到,各地要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合并、集团化办学、终止办学等形式,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合理确定招生规模。
政府对职业教育寄予厚望,明确其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被视为构建稳定人才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有望在未来招商及产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创造重大利好。
“政府非常清楚职业教育对新兴产业落地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构建人才供应链这一环节。”华军告诉界面教育,“政府并不单纯关注我们这类学校的税收贡献,更看重我们能为地方带来的人才输送和消费拉动。”
他指出,职业教育机构凭借其规模化办学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几千乃至上万名学生入驻,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有力提振地方经济与消费市场。以中国东方教育为代表的职业学校不仅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点,还通过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地方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强筋动力。
华军表示,集团将大量输出产业技能型人才,根据当地产业特点灵活调整课程结构,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定制化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以比亚迪落户安徽为例,“市政府第一时间找到我们,要求我们全力以赴保障合肥比亚迪的技能型人才供应。”集团不仅调动本校资源,还调集了周边五个省的万通汽车学校共同服务,这一举措得到了比亚迪总部的高度认可。
不止如此,万通还通过与奇瑞、蔚来汽车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定制化培养技能人才。
“企业愿意第一时间分享先进技术,由工程师直接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华军称,万通并不自主研发新技术,而是将企业技术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大纲,由工程师培训教师,教师据此开设课程,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特定需求的技能人才。
得益于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东方教育仍能保持约95%的高就业率。
今年底,即将毕业的兰玉权也将面临就业或升学的问题,他告诉界面教育,因为在成都市第六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拿了一等奖,他将获得直接升学读大专的资格。
对于未来,他的短期计划是专注于自我提升和巩固现有技能,希望通过参加更多的比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作为连接技术与人才之间的桥梁,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不仅支持、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企业和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已经来临,赛道内公司都将面临巨大的行业机遇和发展潜力。
作为最早进入国内职教赛道企业之一的中国东方教育,目前已形成“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良好办学格局,牌照化、规范化、规模化正在成为公司发展的广泛共识。在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