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面分”这一词,小学生肯定都从老师嘴里听到过,但随着考试科目的增加、试题难度的提升,高年级的老师和学生,逐渐不再注重字迹工整、书写美观,转而在更重要的“正确率”上下功夫。
考试当然是以得高分为目的,正确率固然不可忽视,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能写得一手好字,在考试中会占“大便宜”,高考也不例外。
不相信?去看看衡水中学就知道了,衡中对于学生的时间安排不可谓不严格,但衡水中学的老师,会格外注重训练学生“写字”这一项;每年高考结束后,那些高分卷面几乎全是“衡水体”,这都是最有力地证明。
衡水体:
是衡水中学学生创造的一种字体,特点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甚至看上去不像是手写的。
卷面分是刚兴起的说法?“学神”钱学森90年前的试卷,让人佩服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可以说我国目前在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全要仰仗他打下的基础,但太多人只知道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建树,却对他的学习生涯一无所知。
钱学森从小就是“学神”一样的人物,1929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而一张他大学时期的物理试卷,让世人看到了钱学森的过人之处。
这份来自90年前的水力学试卷,先不论成绩如何,这一打眼就能看出区别,比起现在的学生试卷——龙飞凤舞、“大黑疙瘩”,钱学森这一笔清秀工整的字体,就已经赢了,再仔细看内容,除了字迹规范,答题步骤更是一丝不苟。
不少老教授对钱学森的字体评价一直很高,而他的字迹不光收服了当时的老师,就是放到许多年后的今天,怕是哪个阅卷老师都会给这样的卷面“满分”吧!
据说钱学森这张试卷原本是满分的,成绩一栏之所以是96分,是因为他自己发现了一处拼写错误,主动向老师报告,请求扣掉相应的分数。
看完钱学森的卷面,你就会明白:为啥“衡水体”会在考试中吃香了
钱学森的字体和做学问的态度,给了无数学子启发:学习道路上,任何细微之处都很重要,严谨和细致就是对自己负责,才能在日后取得成就。
钱学森的字体与“衡水体”不谋而合,不论是从字迹工整、间距适当,还是从书写优美、卷面整洁来看都很相似。事实也证明了,“衡水体”这样的字体时至今日依然吃香,在像中高考这样的大考中也会“占便宜”。
阅卷老师也是常人,在面对英语、语文作文题,以及需要大段书写答案的科目中,甚至是需要步骤推演的理科卷子,比起“字都看不清”的答案,他们肯定会更喜欢一目了然的卷子,在酌情给分的时候,多个一分两分的也很正常。
而这一两分,放在大考中便是冲出“千军万马”的决胜因素,但不论是钱学森字体还是“衡水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学生平时就多临摹多学习的。
想凭字体在考试中“占便宜”,临阵磨枪可不行,日常练习必须抓
说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但好字体比好习惯还难拥有,一个人的书写习惯,需要日积月累地去练习,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1)“欲善其事,必先利器”,纸笔不能少
对于那些字迹潦草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在平时做作业时,就下意识地规范自己的书写,然后每天拿出半个小时专心练字。
这段时间里,要用专门的字帖和笔去练习,字帖采用更贴近自己原本字迹的,钢笔是练字的首选,油性笔很难掌握笔锋。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看不到成效的
很多学生在练字时会抱怨:都练了半个月了,怎么写起来还是原来那个样子?然后就会放弃,这样是不可以的,要知道你原本的书写习惯是十几年间形成的,想凭借三两天就改正是不现实的,必须持之以恒。
3)光追求质量还不行,为了应试速度也得提起来
考试时,一是比正确率二是比答题速度,所以这字光是好看了还不行,一定要在这基础上提升书写速度,才能保证自己拿到高分。
字如其人,钱学森的字体给很多学生“上了一课”,优秀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成为那样人,不妨先从写出一手好字开始吧!
留言板话题:您认为钱学森的字体如何呢?这样卷面,你会给满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