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 > 高考

永远的悔

自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以来,每年的高考录取阶段都会让我想起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往事,一想起来心里就难过。也许这段经历变成文字,那被揉搓过的心才会像书页一样慢慢舒展开来。

我一共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是1977年,那时我正在山海关某小学任教,恢复高考的消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震动。我的两个叔叔都是名牌大学生,六叔读的是北京航空学院,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叔读的是唐山铁道学院,即今西南交通大学。小时候,七叔曾给我寄过鲁迅的《呐喊》《彷徨》等书,鼓励我努力学习,父母也教育我要向叔叔学习。家庭的影响强化了我也要上大学的愿望。

考试结束一个多月后,同事张老师说:“纪鸿,你考上了。”接下来又是体检,又是填表。但过了一个多月,个别人陆续接到通知书,我的希望逐渐落空,不知什么原因,初选以后未能最终录取。我暗下决心,从头再来。

1978年夏天,我又参加了高考。成绩下来了,327分。当时文理各考5门,满分为500分。327分上河北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与我同时参加高考的姜凌涛309分,上了河北师范学院;魏恩祥325分,上了河北大学历史系。我填的重点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普通院校的第一志愿填的是廊坊师范专科学校。我原本的志愿是河北大学、河北师大、河北师院,但因为生怕这次不录取,此生就再没机会了,这个志愿填上后又被我亲手删掉了。

结果,我接到了廊坊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失望之余,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有6年教龄,按照政策规定上学带工资。于是,我一半失意、一半得意地来到了廊坊师专。报到后,我被分到中文系78级2班。当时廊坊师专聚集着一批优秀教师。如著名小说家汤吉夫、著名诗歌理论家苗雨时教授、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陈涛教授、后来调到山东大学?的李景彬教授,等等。

由于离京津较近,系主任汤吉夫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家到学校做讲座,北京的林非、刘再复、田本相、谢冕、刘绍棠;天津的滕云、周汝昌、张琢等国内一流学者、教授的讲学,极大地提振了学校的科研氛围,也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田本相教授彼时在中央戏剧学院专门研究曹禺的戏剧,他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讲给我们,很多观点还没有发表在刊物上,极其珍贵!

从廊坊师专毕业后,我又考取了河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经历了六个寒暑假的多次面授、考试,1988年6月获得本科毕业文凭、文学学士学位。因为我1977年考试失手、1978年填报志愿保守的一念之差,害得自己多考了多少次试,根本记不清了。

时间过得真快。1978年我上大学时,弟弟还没有搞对象。2001年,弟弟的儿子参加全国高考,总分600多分。本着既能够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的原则,第一志愿填写了“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如今,侄子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且在北京至雄安的高铁项目中承担着重任。2017年,我堂兄的孙女以666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看着下一代的下一代考入越来越好的大学,自己真的万分羡慕。

是啊!我们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所具有的保守心理,在新时代的孩子们身上,已了无痕迹。随着家族的“后浪”逐渐走上重要的舞台,我心中的隐痛也在消失殆尽。但正如爱是不能忘记的一样,这种“悔”也是很难忘记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