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6人荣获金牌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10月1日—5日,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在浙江省萧山中学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产生100枚金牌,140枚银牌,60枚铜牌。
经过理论和实验的激烈比拼,衡水中学选手勇夺6枚金牌,金牌数量位居全省第1,全国第2,仅次于东道主浙江省的萧山中学。
在本次生物国赛决赛中,衡水中学张愉扬、赵圣骐、姜智浩、杨一航、黄东旭、程超逸等6名同学夺得金牌,张愉扬、赵圣骐、姜智浩、杨一航4人进入TOP50,跻身国家集训队。
此外,张旭伟同学获得银牌,马培植、张子涵两名同学获得铜牌。4位国家集训队队员成功保送清北,其他3名获得金银牌的选手获得清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衡水中学教育模式饱受争议,但衡中每年将一、二百名学生送入清华北大,在5大学科竞赛中成绩也十分突出,令许多人对衡中是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
多年来,衡中生物竞赛共夺得奥赛国家金牌182枚、银牌151枚、铜牌56枚,金牌总数高居河北省第1,先后共有1579人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并有多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衡水中学董傲、李广明、张力培、刘浩、赵靖宇、陈康垚、邓子杰、鲁亮、陈建宇等多位同学在生物奥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国家队,共摘得7枚国际金牌、2枚国际银牌。
2021年,衡中学生陈建宇入选中国生物奥数国家队,并获得第32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再次为国争光。
五大学科竞赛只适合少数优秀学生参加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每年分别面向全国招收3000多名本科生,招生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学科竞赛、高考、国家专项、艺体特长生、强基计划等。
在清华北大的所有招生途径中,5大学科竞赛人数入围人数比例最高,强基计划招生指标中,有很大比例都是向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倾斜的。换句话说,如果想上清华北大,五大学科竞赛确实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但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等5大学科竞赛,竞赛难度却非常高。各学科竞赛考试内容主要是本学科本科生学习的内容,部分内容甚至涉及本学科研究生学习的内容,竞赛考试内容的广度和难度可想而知。
学习竞赛的学生,同时必须兼顾6门高考科目内容的学习。在高一、高二阶段,竞赛生至少需要花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竞赛内容。
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很可能出现高考科目和学科竞赛两样都学不好的局面,不仅学习起来非常痛苦,而且结果会十分糟糕,慎重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也有个别特别优秀的,他们能很好处理高考科目和学科竞赛的学习,两者兼顾,游刃有余。但这样的学生非常少,一个省通常最多几个、十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必然是万里挑一的高智商学生。
总之,五大学科竞赛主要适合智商特别高的孩子,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竞赛呢?
简单地说,如果孩子初三阶段以前,能够轻松取得前1%甚至前1‰的成绩,那么这样的孩子适合学习学科竞赛。否则,建议家长一定慎重选择!
孩子学竞赛,与买股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孩子学习优秀,学竞赛会有很大的机会获奖,但同时也很可能一无所获。一句话,竞赛有风险!
重庆市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高二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意外失手,未能获得省一,当然就无缘国家金银铜牌。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他返回学校全心备战次年的高考。
但由于高一、高二阶段高考课程耽误太多,高三两次月考成绩都很不理想,从高一的年级前50名,跌到年级800名开外。
该学生未扛住巨大落差产生的心理压力,一时想不开,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退一步说,即便在竞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如愿保送进清华北大,但如果专业不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起来也会十分痛苦。
四川省重点中学石室中学2019届学生廖弘毅,高二年级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无条件一本录取”的优惠录取条件。高三参加高考,廖弘毅考出了667分的高分,如愿进入清华大学深造。
尽管高中阶段学的是信息学竞赛,但廖弘毅还是未能获得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机会,而是被分配到材料系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由于对所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不感兴趣,同时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不看好,大一期间,廖弘毅决定转学。
在清华大学这样高手云集的学校,想要从材料学等冷门专业转到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很难。无奈之下,廖弘毅决定曲线救国,选择回到自己家乡的电子科技大学。
由于满足普通高等学校转学条件及相关规定要求,廖弘毅如愿以偿,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降转到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廖弘毅付出了1年的时间成本,但他还是很幸运地通过转学,有机会学习自己喜欢擅长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