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波叔去看了《误杀2》,电影没让人失望。
电影除了体现“父爱的伟大”,还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生而不平等。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
当两个父亲在手术室外相遇时,电影达到了高潮。
两个父亲,两个孩子危在旦夕,救命的心脏只有一颗,双方地位的悬殊已经决定了孩子的生死。但是,你永远想不到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出什么。
因为出身不同,我们从小到大得到的资源是不同的,甚至连权利都不相同。
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半路人抢走,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其实不少见。
就像之前被曝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遇到这种情况,能否扭转局面,绝对是个“拼爹”的时刻。
大家可能不知道,同样是央视boys,撒贝宁是被保送进北大,一路畅通无阻,而康辉则差点与自己报考的学校失之交臂。
不是他成绩不够好,而是有人想顶替他。
若不是有个够硬核的爹,就不会有今天的康辉了。
康辉在自己的自传中提到,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算是在进入社会前,生活给他上了一堂灰暗的“社会课”。
1972年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康辉,父母都是北京邮电大学理科高材生,姐姐也是学校有名的优等生,他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孩。
他是个叛逆的学霸,父母希望他学好数理化,他却一心投身文科。
高考之前,他决定报考北京广播学院。
但问题是,那一年的高考北京广播学院只有播音专业在河北招生,而且招生的条件还很高。
播音专业属于艺术类招生范畴,要先经过几轮专业考试,合格之后拿到一张文化考试通知单,再参加高考,文化课成绩合格后才可能被录取。
康辉上的就是普通高中,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播音训练和学习,唯一干过的一件与播音有关的事,就是曾给一个专题片配音,照着稿子念那种。
可他心意已决,认真准备了一番,便去参加专业考试,竟然拿了个全省第一!
接着再去参加文化课考试,身为学霸的他拿了足以上北大的超高分。
他信心满满,以为这样的成绩,上北京广播学院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可他在家里等来等去,周围的同学陆陆续续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却迟迟未到。
最后,在焦急和不安中,他终于等到了上门送件的邮递员。
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心都凉了,天津商学院寄来的。
那是他的第二志愿,他压根没想过自己会落榜,所以第二志愿是随便填的。
明明成绩那么高,为什么没被录取?
他不理解,也不接受。
突然的变故让全家人都惊呆了,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为了弄清整件事情,父亲打电话到北京广播学院的招生办询问。
对方听了康爸爸的讲述,也感到很奇怪。
他们称,河北省确实有三名考生通过了专业课考试,但是他们收到的名单里却没有康辉的文化课成绩。但因为康辉的专业成绩不错,北京广播学院还在斟酌,并正在向生源所在地核实,还没有最后定下到底录取谁。
也就是说,康辉还有希望。
康爸爸立马去了电报局,通过关系按日期查了电报底稿,果然发现了猫腻:那份电报底稿上压根没有康辉的文化课成绩。
康辉考了那么高的分数,正常人是不可能忽略的。愤怒的康爸爸拿着电报底稿,找到负责发送高考成绩的电报员,询问是怎么回事。
那人推脱说是工作失误,见康爸爸态度强硬,又有“证据”在手,只好答应重新发一次。
康爸爸不放心,当场盯着他把康辉的成绩补发过去。那节骨眼上康爸爸也不想节外生枝,以为这事就这样解决了,便没再追究。
事后才知道,原来那名电报员的女儿也通过了北京广播学院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位列第三,文化课成绩比第二名好一点。
当年,北京广播学院在河北省只招一人,如果把第一名的康辉刷下来,这个女孩就有可能被录取。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被录取,这个电报员便利用职务之便,把康辉的文化课成绩给去掉了。
好一个暗箱操作,本以为天衣无缝,没想到遇上了康爸爸这个硬茬,那么难搞到的电报底稿都被他搞到。
然而,事情还没完。
北京广播学院这回确实收到了康辉的成绩,招生办经过斟酌也决定录取康辉,但为时已晚。康辉的档案已经被天津商学院提走,必须先让天津那边退档,北京广播学院才可以录取。
入学日子越来越近,时间非常紧迫。为了儿子的未来,康爸爸开始三地奔波。
他先到北京恳求广播学院能多宽限几天,然后赶到天津,找商学院领导说尽了好话。要知道,康辉如此拔尖的成绩,哪个学校愿意放手?
他软磨硬泡,好说歹说,对方才同意把档案退回河北。
康爸爸又一路跟随,和档案一起到北京,交到广播学院招生办,再三确认,得到学校会发录取通知书的承诺之后,才放下心回到石家庄。
没过多久,康辉终于如愿拿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如果说人生有什么事可以决定一生,高考绝对排得上前三。如果不是当年康爸爸的执着和强硬,康辉的人生已经被另一个自私的爸爸改写了,央视今天就会少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世事绝非尽如人愿,做好自己的本分,并不一定就能顺利收获期望的结果。很多因素,甚至是你根本无法意识到的因素,却有可能影响你的人生。
对于当年故意漏报他成绩的那位爸爸,康辉表示:
我丝毫不怀疑那位父亲的爱女之心,可是,要为此牺牲一个与他的女儿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的梦想,他是有些残忍了吧?
康辉的经历虽然惊险,但到底没有被“害”。
现实是,很多高考被顶替的孩子,其家庭根本没有那个能力跟顶替者抗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哪个不是拼尽全力让孩子进一所理想的大学。
可是有些人的爱得本本分分,只想要回自己应得的东西。有些人的爱很自私,且充满攻击性,可以去偷,去抢。
爱很美妙,但当它被扭曲的时候,又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