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 > 教育资讯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下)

接(中)

王国栋院士(2005年当选)

王国栋,1942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66年王国栋从东北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鞍钢小型厂工作;1978年考取了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东北工学院任教;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开始先后担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长期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的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在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热轧板带组织和性能的预测与控制、塑性加工理论与有限元方法、轧制过程的人工智能优化、板带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成果。在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强韧化的研究中,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等关键问题;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项目、集成和开发了3500大型中厚板轧机控轧控冷、中厚板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法,进行板带钢板形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轧制过程得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开发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艺,研究热轧钢铁材料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综合强化机制、工艺技术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实现了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提升和减量化生产;开发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在钢铁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周玉院士(2009年当选)

周玉,1955年7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副部长级)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

1982年,周玉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博士学位;1984年-1993年,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9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周玉主要从事陶瓷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采用该系列陶瓷复合材料研制出杀手锏型号关键配套部件¾弹头端帽与连接锥,以及某重点工程裙部测高天线窗盖板;另有其他型号天线窗盖板、火箭发动机喉衬及外隔热套环、导弹天线罩等防热部件型号配套关键产品和样件等,也成功通过地面台架试验并被选为备用方案。为推动陶瓷材料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和中国杀手锏武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任南琪院士(2009年当选)

任南琪,1959年3月4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城市水环境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太原市润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

任南琪于1978年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1993年至1996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1994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至1999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助理;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1999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2000年至200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院长;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任南琪长期从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对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废物资源化及能源化理论与技术,环境微生物系统生物学与生态学等方面研究。率先完成了世界首例生物制氢中试(1999年)和生产规模试验(2005年),推进了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开发出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集成化处理理论、技术与装备;主持开展了大尺度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环境风险及生态安全研究,组织建立了“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生态功能导向的城市水循环系统4.0及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及技术措施。

高文院士(2011年当选)

高文,1956年3月7日出生于辽宁大连,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媒体研究中心主任,鹏城实验室主任。

1982年高文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东京大学医学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2年入选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1993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工作了4个月,同年11月回国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和计算机系系主任;1996年担任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组长,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青年专家;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6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2009年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10年,因“音视频编解码理论、标准及应用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担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当选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士 。

高文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侧重于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多模式接口以及虚拟现实等的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视频编码与分析、手语识别与合成、人脸识别、数字图书馆等。

吕跃广院士(2011年当选)

吕跃广,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电子信息技术专家,少将军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

吕跃广于1984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至总参张家口通信学院任教;1990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到中国北方电子设备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总工程师;2001年至2002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担任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 。

吕跃广长期从事光电信息处理和电磁信号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中国多型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研制和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有力推进了中国空间对地观测、电磁频谱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进步。

吴伟仁院士(2015年当选)

吴伟仁,男,汉族,1953年10月出生,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共党员, [17] 工学博士,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航天测控通信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常委。

1978年11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获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航天工业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从事运载火箭、卫星测控通信科研工作,任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任航天工业总公司建华仪器厂厂长;任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科技司副司长、司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规划办公室主任等;2008年起,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长期从事航天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曾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世界航天最高奖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10] 。鉴于他在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2020年6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将国际编号281880号小行星命名为“吴伟仁星”。

邓宗全院士(2017年当选)

邓宗全,男,汉族,1956年10月2日出生,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人,宇航空间机构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邓宗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2016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2007年,担任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宗全长期从事宇航空间机构与特种机器人的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月球车移动系统设计理论,首创了一种平摆联动式杆-索-轮变自由度月球车转移机构,提出了月球车整车低重力运动模拟测试方法,实现了单吊索大范围月球车整车1/6g重力模拟测试。与航天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在“嫦娥二号”、“嫦娥三号”重大科技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表彰。建立了空间折展机构构型生成与模块组网设计理论,为中国首个60米大型空间伸展臂的研制提供了核心技术;研制了中国“试验-7”号卫星首个空间机械臂和某导弹整流罩的锁固与分离装置;与航天工程部门合作开展 “嫦娥五号”月面采样机构的研制工作。

谭久彬院士(2017年当选)

谭久彬,1955年3月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3] 。

谭久彬于1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博士毕业后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至199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与测控技术系系主任;1997年至2002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系主任;1999年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200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2014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 。

谭久彬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超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研究,提出多模复合运动基准方法、多轴运动基准误差分离方法和主动负刚度隔微振方法等。突破超精密运动基准等系列核心技术,研制成功4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和21种大型超精密测量仪器与超大型超精密测试装备,形成系统的超精密测量体系,精度水平处于国际前列。解决了中国战略武器装备、航空发动机、高性能卫星相机等36个重大型号高端装备研制生产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推动了该类装备性能的提升。建成中国国内第一个超精密仪器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曹喜滨院士(2019年当选)

曹喜滨,1963年2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5年7月,曹喜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9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7月,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主任;2002年10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2009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2015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航天学院院长;2019年2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曹喜滨长期致力于小卫星基础理论、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在小卫星一体化、星箭一体化以及柔性化平台设计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为小卫星在军事航天、商业遥感以及深空探测领域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马军院士(2019年当选)

马军,1962年7月1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原籍山东省莘县,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马军于1978年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1991年至1993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5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晋升为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2004年至201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201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军主要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创建了不同价态铁锰氧化剂除污染理论体系,开发出高锰酸盐和高铁酸盐预氧化除污染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基于新生态微界面特性的强化除重金属技术和纳米复合膜水处理技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等,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净化工程、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在多次重大污染应急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宏院士(2021年当选)

刘宏,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刘宏198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机械工程系博士毕业,1993年5月-1999年3月,在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研究所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01年9月-2008年4月,任哈工大德宇航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主任。1994年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8年5月,任中国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2015年3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机电工程学院院长,2019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空间机器人基础理论和灵巧操控技术研究,主持研制出我国首台空间机器人,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试验七号卫星和天宫二号实验室,为国家空间安全和在轨服务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欧盟机器人技术与转化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2项、德国发明专利5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

梅洪元院士(2021年当选)

梅洪元,1958年7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寒地建筑设计领域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教授,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1978年至1982年,梅洪元获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获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任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97年至2000年,获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2010年至201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博导、教授;201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梅洪元长期从事寒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工作。创建了寒地建筑协同设计理论和寒地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体系。创作了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冰雪会堂、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业务办公楼、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上项目运动中心、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剧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东软国际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东北大学浑南校区风雨操场、黑龙江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图书馆新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研究院科研楼等重大工程项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