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十三期博雅讲堂于学院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博雅讲堂由本科2017级考古专业的王梦恒主讲,题为《陶寺文化漫谈》。本次博雅讲堂由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张立东指导。
王梦恒首先讲述了第一个主题——“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的学术史观察。着重介绍了这一观点的由来、发展历程、学术遗响以及考古学反思。他先从典型器物的形状、遗址的内涵和墓葬的等级等方面介绍了陶寺文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状况,引出当时部分学者提出的“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的学术观点,并以年代、地望、出土资料、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一观点的立论依据。紧接着,王梦恒介绍了对“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的辩驳观点。他总结了“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这一观点的消失原因与学术遗响,认为“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观点的消失的原因在于深入研究后难以自圆其说、学术界辩驳观点的不断涌现与偃师商城的发现研究对部分夏商考古体系的冲击、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等。王梦恒还指出了目前学界对于这一观点的遗响。在系统梳理这一观点的“生命历程”后,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学反思。
在第二部分的分享中,王梦恒对“陶寺文化之蟠龙形象研究”做汇报。他对陶寺文化中蟠龙陶盘的出土情况与既有研究进行说明,并对蟠龙吻部的细节“树枝状分叉”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通过类型学、图像学以及文字学的角度对蟠龙形象的原型与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树枝状分叉纹饰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认为陶寺蟠龙的原型不应是蚕、鳄鱼、蜥蜴等形象,而应来源于蛇,并进行了人为的艺术加工,吻部的树枝状分叉为粟、黍等出土农作物的意象表现。最后,王梦恒从文字学、音韵学、天文学等角度详细分析了陶寺文化中蟠龙形象的涵义,认为龙在古代观象授时中具有重要地位,龙的天文意象与气候有紧密联系,整体表达陶寺先民对龙的崇拜和对农作物茁壮成长以致丰收的渴求。
讲述结束后,张立东老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点评总结。张立东老师指出我们在做研究时要考虑“语境”,研究纹饰过去是用于何处,不能只看一个图画,不能以主观印象去解释纹饰。在王梦恒的讲述中既有传统图像学的研究,又有语境化的研究,总体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研究也很有意义。接着张立东老师补充到这种树枝状分叉纹饰很可能与祭祀开春有关,为继续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王梦恒的学术报告于在场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场师生对陶寺文化中蟠龙的起源与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气氛浓厚,本次博雅讲堂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