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
一流大学建设是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
2021年9月2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炯天介绍,7月5日,楼阳生书记到郑大调研,提出郑大要前瞻30年,运用战略思维、战略谋划,推进郑州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8月17日省委深改委会议暨财经委第二次会议、9月22日省科技创新委的第一次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专门研究了郑大、河大的双一流建设问题,通过了《郑州大学国家创新高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2021年至2025年)》,简称“1451”方案。
“1”就是明确一个建设目标。郑州大学要坚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原来既定的三步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五年以后,郑州大学要实现学科水平、创新服务能力、综合办学实力与学校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郑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我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点,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人才汇聚、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4”是围绕一个目标,完成四项任务。首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推进研究型大学转型期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推动人才汇聚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四是对标新型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的建设和体制机制的改革。
“5”就是围绕这一个目标、四项任务,站位一流,推进五项建设,努力成就五大高地。
刘炯天进一步介绍了这五项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河南省的科学中心,形成一个基础研究高地。例如,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是我国第七家、也是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去年布局建设了像中原之光、智能传感、关键金属与材料、极端材料以及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这些高端的、甚至国家级的平台和重大的装置,引领河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个高地。
二是布局建设现代制造的河南实验室,打造一个战略技术的高地。河南省两个万亿级企业,其中一个就是制造业的万亿级的产业。郑州大学将依托河南材料与装备的制造业优势,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重点在超级处理器的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智能制造、抗疲劳制造等方面推进技术乃至产品的突破。此外,郑大还将参与甚至主要参与像嵩山实验室(一个信息技术的高地)、黄河实验室(一定意义上是工程科技和技术的高地)、神农种业实验室(一个农业、种业的高地)的建设,助推形成区域性的、同时也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
三是从前瞻30年形成优势的角度,布局生命科学的创新港,打造生命科学的新高地。郑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河南又是一个人口和农业大省。郑州大学要推进医学科学院的国际化示范学院的建设,这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国际化的高端研究平台。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的合作,推进试管、肿瘤、化学、预防与免疫治疗,亚组分新冠疫苗研制,抗病毒的一类新药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重大的课题的布局和研发的突破。
四是打造人文社科的高地。河南是人文的沃土,文化资源丰富。要努力建设国家级、考古实验室和实验基地。聚焦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民族认同,对接国家的重大文化工程,推进像龙门学、中华根系、古文字等国家工程重大项目,努力打造一个人文科学及考古学科的高地。
五是形成开放和人才汇聚的一个高地。我们希望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开放,一方面是汇聚办学资源,一方面是汇聚人才,特别是高端的人才。坚持引育并用,以育为本,努力在国际化高端人才上寻求突破,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师资团队,未来的发展中坚力量。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大学与创新高地,反过来,一流的创新高地必将能够助推一流人才的培养。
最后一项“1”,是推动一揽子改革,即围绕创新高地建设,配套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大学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支持建设,一方面必须深化改革。郑州大学涉及的改革主要包括像学科体系、师资结构、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治理以及人才培养结构这五个方面,基于创新高地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来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激发活力,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创新生态,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和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