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第五届科普开放日
由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主办,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九三学社河南省委科技委员会、九三学社郑大委员会协办的郑州大学第五届科普开放日活动将于2021年11月6日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活动将通过线下科普作品实物展示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线上科普报告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集中向公众展示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的科普成果,倒逼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产出,助力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郑州大学网络中心、中科院物理所哔哩哔哩网站(B站)直播间和蔻享学术直播间和将对科普报告进行网络直播。
科普报告
特邀报告1:超越想象的深刻:一元二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报告人:曹则贤研究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9:00-10:30
许多人误以为自己学会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其实我们学的那点儿不过是冰山一角。一元二次方程x2+ax+b=0会带来数域与数系的扩展,要引入判别式、对称多项式、排列、交替群、用根表达根的哲学,还有几何和拓扑的解法。简单的一个特例,比如x2-x-1=0,其根所包含的内容就足够一本数学杂志发表百年以上。简单的线性关系能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用于勒让德变换与几何光学。当两个线性关系式放到一起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它能导出熵的概念,让人从化学反应猜出核子的存在。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式之一放宽为不等式,那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形式,这在黑体辐射与核能两个概念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思考上述内容时报告人曹则贤的感慨是,如果对一个数学或者物理的问题我们真以为自己懂了,那唯一的原因是真不懂。
报告人简介
曹则贤,男,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至今,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在Science, APL, PNAS, PRL, Nature子刊等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四卷),《至美无相》,Thin Film Growth,《量子力学-少年版》,《相对论-少年版》,《一念非凡》,《惊艳一击》,《云端脚下》,《磅礴为一》等书。2019年和2020年举办过跨年科学演讲。
特邀报告2:熟悉又陌生的水
报告人:江颖教授(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10:40-11:40
水是生命之源,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水由一个氧和两个氢构成,但我们真的理解水吗?实际上,对于水的很多性质,科学界并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水是自然界最为复杂的物质之一。研究发现,水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它奇特的氢键结构和氢原子的量子效应。在这个报告中,我将向大家展现如何使用一种超高分辨的显微镜,深入到原子和分子尺度窥探水的微观结构,揭示水反常物性的根源,实现对水的精准操控,最终让水更好的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报告人简介
江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轻元素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研究领域为凝聚态实验物理,从事表面、界面与低维物理方向的研究。多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包括:Science 2篇、Nature 5篇、Nature子刊10余篇、Nature Reviews系列等综述文章5篇。受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美国化学学会年会、美国真空学会年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近百场(包括12次大会/主旨报告)。曾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6和2018)、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2018)、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18)、中国青年科技奖(2019)、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2020)、日本“仁科芳雄亚洲奖”(Nishina Asia Award 2020)、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AAA,Robert T. Poe Prize 2020)等国内外荣誉或奖项。
特邀报告3:黑洞和引力波
报告人:蔡荣根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14:30-15:30
最近几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黑洞和引力波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但是引力的本质仍是21世纪基础科学的重大课题。该报告将简单介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的四大经典检验和它的二大预言——引力波和黑洞,以及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
报告人简介
蔡荣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党委书记,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士,2020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任,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理事,亚太物理学会天体物理、引力和宇宙学分会副理事长,金砖国家引力、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是引力理论和宇宙学,在引力理论、超弦理论、黑洞物理、早期宇宙、暗能量、以及引力波物理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论文被引用180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特邀报告4:力与粒子:故事与启示
报告人:邢志忠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15:40-16:40
报告将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出发,简要介绍引力和引力波,传递电磁力的光子,与原子核相关的强核力和弱核力,以及构成物质世界的其他“看不见”的存在。报告试图通过若干生动有趣的实例,解读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未知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报告人简介
邢志忠,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大学岗位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获得高能所博士学位,之后在慕尼黑大学与名古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回国。目前主要研究中微子物理学,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原创科普作品包括《中微子振荡之谜》,翻译出版了《你错了,爱因斯坦先生》、《我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等。多年来从事中微子物理学与重味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在国际重要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并与周顺合作出版英文专著《Neutrinos in Particle Physics、Astronomy and Cosmology》(Springer-Verlag, 2011),论文总引用率超过了6000次。1996年与H. Fritzsch合作提出轻子味混合的“民主”模式,在国际上率先指出轻子混合可以含有两个大角和一个小角,突破了轻子混合应与夸克混合相似的传统观念;2002年独立提出中微子的“近似三双最大”混合模式,有关思想引领了中微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单篇论文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内的国际同行近500次的引用,并获得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应邀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3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ICHEP2008)上做中微子理论的大会综述报告,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在该国际顶级系列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的国内理论家。此外,多次应邀在国际知名暑期或冬季学校主讲中微子物理学课程。
特邀报告5:趣谈量子世界
报告人:冯芒研究员(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报告时间:16:50-17:50
量子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乎重建了物理学体系。在观念上,它改变了整个科学界的基本思想,代表着当代人类理性的最高成就;在技术上,它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推动了二十世纪的科技文明的发展。本讲座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简要介绍量子理论的内涵和发展历史以及量子论结合信息论所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技术。报告人期待以轻松的故事和比喻带领听众穿越幽深神秘的量子世界。
报告人简介
冯芒,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致力于超冷离子体系的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的基础性研究和量子技术的应用。曾两次参与欧盟委员会资助的量子计算项目。迄今已发表SCI 收录的文章 320 余篇,他人引用超过7500 次。这些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曾两度被美国物理学会作为研究亮点撰文评价;曾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期刊评为2012-2013年度最高质量等级(Q1)论文。
直播链接
探讨科学创新,领略物理之美。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师生收看!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大鱼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ZZU格物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