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众多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一批批新的高中学校建设得如火如荼,今年9月,高中阶段力争10所市属高中建成投用。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高中学校布局,为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有力推动了普通高中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破浪前行“郑州速度”
近日,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楚惠东一行先后来到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和郑州市第五十六高级中学施工现场,对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及疫情防控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组织相关人员协调、研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楚惠东强调,要本着为郑州教育负责、为万千家庭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新校区建设细节管理,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为郑州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做出新贡献。
据介绍,这两所学校是服务“郑开同城化”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民生工程,正以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为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节点,抓紧抓实抓细各环节工作,力促项目快速、有序推进,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前各种环境准备、各类配套设施齐全完备。
为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2021年5月10日,市政府印发《关于郑州市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2020~2022年计划建设20所高中阶段学校,其中,普通高中16所,中职学校4所。
2021年计划建设的“9+1”所高中学校列为市党政领导领办的重点民生实事,成立市级、教育局级、区县(市)级高中学校建设专班,明确节点,挂图作战,专班化推进,力争在今年9月招生。2022年建设项目,计划在2023年9月份招生。目前,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一年十所”的建设规模,创造了学校建设的“郑州速度”。
全面普及高中教育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新校区办学规模设置为48个全寄宿制高中教学班,将为全市提供2400个优质学位;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按照60个全寄宿制教学班、3000名学生规模规划建设;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按照57个全寄宿制教学班、2850名学生规模规划建设;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按照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规模规划建设;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新校区设置48个教学班,提供2400个优质学位;郑州市第五十六高级中学按照66个教学班、3300名学生规划建设;郑州市第一O二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按照48个全寄宿制教学班、2400名学生规划建设;郑州市第一O三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按照45个全寄宿制教学班建设,可提供2250个优质学位;郑州市第一O七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按照69个全寄宿制教学班、3450名学生规模设计建设;郑州龙湖一中建设项目按54个教学班、2700名在校生、寄宿制高中规划建设……
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按照顺应发展、适度超前原则,以未来三年满足1300万人口、公办学位占比达70%进行测算,确定20所建设任务。同时,市发改委牵头出台《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估算控制指标》,把高中阶段学校估算综合指标提高到每平方米5000元到5500元;市资规局牵头编制20所学校用地的专项规划,统筹项目选址及规划调整审批;市财政局牵头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出资意见,界定项目土地及主体投资主体。
本着“增总量、优布局、调结构,与城市发展需要、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趋势相适应,以教育服务的一体化推动城乡及郑汴发展的一体化”的原则和“规模适中、适度超前、顺应发展”的总体思路,我市积极稳妥推动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辐射并服务32个城市核心板块,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郑州都市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普高中职协调发展
为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我市在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规划及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市区普通高中在校生变化趋势和现有市直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需求,科学测算普通高中资源缺口,合理布局高中阶段学校。
我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协调处理好分级管理过程中高中部外迁、打通中职学校“最后一公里”和高中学校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新建普通高中规划用地面积达90至120亩左右,规模不低于48班、不超60班;中等职业学校规划用地面积不低于150亩,在校生人数不少于3000人。
同时,我市不断调整普通高中公民结构,使普通高中公办民办比例更加合理,公办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达到高中在校生数的70%。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有效解决市区高中阶段学校发展存在普通高中公办民办比例失衡、公办普通高中缺口大、普通高中组织机构和编制缺失及市直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滞后等问题。公办、民办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体系打出“组合拳”,高质量满足市民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新要求。而外迁后的高中阶段学校老校舍将委托所在区用于公办义务教育,扩大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消除市区义务教育“大班额”。
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让老百姓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十大战略”行动,突出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