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寻常的一天。王娜娜来到银行申请办理贷款,可工作人员却拒绝了她,理由是学历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
当工作人员为她调出学历结果以后,学历一栏赫然写着大专学历。
可让王娜娜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明明高考落榜,一天大学都没有上过,为何会显示大专毕业呢?
她看着那张同样名为“王娜娜”,却完全陌生的女性照片时,她终于恍然大悟:“本该属于自己的大学,原来是被人偷换了!”
那么,两个“王娜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为何会认为有人偷走了她的大学梦?
寒门学子两度破碎的大学梦。
1983年,出生于河南周口的一个农民家庭的王娜娜,家境十分贫寒。但作为家中的长女,父母还是给予了她充足的呵护与关爱。
后来,父母又生了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但也并未因此而冷落作为长女的王娜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王娜娜童年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平淡而温馨。
王娜娜也十分懂事,小时候就会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或者做做农活,尽到作为长姐的责任。
同时,王娜娜的学习成绩也比较优异,1999年,王娜娜考上了县城第一中学。
王娜娜的父母虽然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但对于王娜娜的学业,他们还是竭其所能的支持。
而从小被王娜娜照顾的弟弟妹妹,现在也已经长大。为了姐姐的学业,主动挑起了家务的重担。
可是,来到县城以后的王娜娜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在小村庄名列前茅的成绩,来到这里只能排到中游的水平。
不过王娜娜并没有放弃,认识到差距后,她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她也确立了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教师。
忙碌的高中学习时光眨眼间过去,王娜娜怀揣着梦想踏入了高考的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娜娜顺利考取了一所专科的学校。但就在这时,命运第一次给这个女孩一个大大的玩笑。
因为家乡偏僻,路途遥远。虽然王娜娜已经考上了学校,但当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早已错过了开学注册报名的时间。
申请入学无果,王娜娜的第一次高考,就以这样无奈的结局告终。
高考落榜后,看着贫困的家庭,还有终日忙碌于繁琐劳累农活的家人。
“如果就此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家人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王娜娜一度这样想着,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大学梦。
她一度陷入迷茫,对自己的未来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走。而父母则鼓励她复读,认为她是读书的料。
最终,父母的支持帮她打消了疑虑:她决心复读,为自己的大学梦再拼搏一次。
很快,一年的复读生活结束。王娜娜再一次踏入了高考的考场。
而这一次,王娜娜背负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理想,还有全家人殷切的希望。
肩负巨大压力的王娜娜最终还是坚持答完了答卷,虽然感觉到自己发挥的不是十分理想。但幸好因为准备充分,依然过了专科线,理应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专科院校。
可转眼高考已结束两个月,时间来到八月份。王娜娜的两个同龄的朋友都已经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又一次的,偏偏又是自己。已经过了分数线,可王娜娜却依然等不到本就该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更让她备受打击的是,贫寒的家庭,为了支付自己复读的学费,王娜娜的弟弟妹妹早早就辍学打工。可没想到最终竟是这样的结局。
看着弟弟妹妹过早被生活的重担压弯的肩膀,还有父母悲哀失望的表情。
这一次,王娜娜的大学梦碎了。她选择了认命,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于是,她重新收拾心情,开始帮父母卖菜。后来,又去了南方的城市打工。
因为没有学历,她只能从事最基础最劳累的工作,端盘子,发传单,做服务员.......打工的生活十分艰难,但种种打击都没有彻底击垮坚强的农村女孩王娜娜。
时间来到2005年的一天,王娜娜在街头路过一家名为“洛阳电脑培训机构”的培训班。
看着培训班的招牌,她不由得回想起了曾经刻苦学习追求大学梦想的时光。一颗曾经对庸碌生活认命的心,又不自觉地跳动起来。
于是,她走进去,为自己报名了“平面设计”的培训。也正是在此时,命运的齿轮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培训班,学习能力较强的王娜娜学习十分顺利。不仅如此,她还在培训班结识了相伴一生的丈夫。
不久后,王娜娜顺利掌握了平面设计方面的技能,也和爱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二人一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
很快,窘迫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王娜娜也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拥有自己的事业,疼爱自己的丈夫,乖巧懂事的儿女......虽未能实现当年的理想,但王娜娜也算过上了一份足矣让人羡慕的美满生活。
可是,每当高考季的六月来临,王娜娜的心底依然有些隐隐的不甘心。
惊然发现大学梦原是被人偷走
日子如水一般过去。2015年,王娜娜为了公司的资金运营,到银行办理贷款时,王娜娜第一次惊觉原来自己当初并不是没有考上大学,而是自己的大学梦被人掉了包。
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而且自己的生活虽然错了轨,但目前也算幸福美满。
如果真的追究到底,不仅可能石沉大海。就算真的成功,注销了对方的虚假学籍,也不过是把对方的人生毁掉了。自己二十岁青春年华的大学时光依然不会回来。
最终,冷静平衡利弊以后的王娜娜,虽然心有不甘与愤怒,但她还是选择将这一秘密压在了心底。
直到临近年底,王娜娜才回到老家。许久未见的父母与亲朋好友们聊起了当年的往事。
其中,就包括王娜娜当年的高考。
提到两次落榜,父母失望的眼神里闪烁的泪光。王娜娜想起了曾经的梦想,因录取证书被偷窃而导致的全家人的苦难。
她多年来的愤恨再也抑制不住,向家人诉说了当年高考的真相。
得知真相的母亲先是惊愕,而后更多的是愤怒。原来自己多年以来一直错怪了女儿,母亲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娜娜讨个说法。
盛怒之下,母亲直接赶往了当时王娜娜当时报考的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调查与联系“假王娜娜”的同学,她得知了“假王娜娜”真名其实是张莹莹,还要到了她的联系方式。现在是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这正是王娜娜当年日夜苦学所追求的理想。万万没想到,张莹莹通过盗窃她的大学,就如此轻而易举的,过上了原本该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生活。
王娜娜考虑再三,她决定联系张莹莹。她不要求巨额赔偿,至少想要听到对方的一句道歉。
于是,王娜娜下定决心,拨打了那串查询到的号码......
张莹莹父女口出恶言,王娜娜决心维权到底
电话顺利地拨通了,可让王娜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等到的,不是对方迟到十余年的道歉,而是气焰嚣张地辱骂。
“不就是一个破专科你折腾啥?当自己考上清华北大了?”
“你就算上了这个学校也不一定能当老师!”
之后,对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也许是做贼心虚,当王娜娜再次拨打这个号码时,对方已经注销成了空号。
没有办法,王娜娜又找到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周口市教育局的调解下,联系到了张莹莹父女,并安排了见面。
2016年1月26日,这是王娜娜与张莹莹父女约定好见面的日子。
但是来到现场的,只有张莹莹的父亲张合停,同时他也是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谁知,两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王娜娜始料未及。
“说吧,你要多少钱?我想办法给你凑。”
“八万块,息事宁人,干不干?”
张合停很清楚,一旦事情闹大,自己女儿学籍被注销,那女儿现在的生活就全毁了。
看着掉进钱眼里反复算计着功利的张莹莹父女二人,王娜娜只觉得可笑又可悲。
她不想要钱,她也知道维权无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那个本该由她报名入学的夏天。
但起码,偷走了别人的人生与理想,应该说一句抱歉。
最终,话不投机的二人谈判破裂。
临分别时,张合停还扔下了一句狠话:“你要是想鱼死网破我也没办法,你可以去报警,折腾到联合国我也不怕!”
看着张合停和他女儿如出一辙的嚣张气焰,气愤的王娜娜下定决心一定要维权到底。
官方介入调查,真相水落石出
与张合停的谈判后不久,王娜娜联系到了媒体,希望能够曝光此事。
很快,河南女孩被人冒名顶替的新闻就冲上了热搜。多家知名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引发巨大反响。
甚至,就连联合国在微博的官方账号都转载了这则新闻。
更为讽刺的是,新闻的封面就正是张合停“折腾到联合国都不怕”的“豪言壮语”。
舆论很快就大规模发酵。迫于舆论的压力,周口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事进行彻查。
2016年2月25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也发布声明,表示将彻查此事。
顺着张莹莹修改的履历顺藤摸瓜,很快,调查就有了结果。
原来,在2003年,张莹莹高考落榜,恰逢其父母也遭遇了下岗。心急如焚的张父张合停为了让女儿上大学,竟动起了歪心思。
他联系到侄子王子胜,问他能否找关系弄到一张王姓或张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而之所以是张姓和王姓,是因为张母姓王。为了避免露出马脚,日后改名字方便。
恰好王子胜有一个朋友叫做胡筱林,当时在县二高教务处工作。而正是他利用职务之便,截胡了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
在面对调查时,他还狡辩称,是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给王娜娜打电话打不通,以为她已经放弃入学,才将录取通知书交给张合停的。
但他的狡辩经不起推敲,实际上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打电话来询问情况的时候,胡筱林声称那里是公共电话,并没有一个叫王娜娜的人。
就这样,刻意制造出录取通知书无人认领状态的胡筱林,盗取了本该属于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
等到9月2号开学后,胡筱林将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张莹莹。然后顺带着又和王子胜一起,在某打印店花费1800元给她做了一套完备的假准考证、假身份证。
而在就读期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并没有对张莹莹的实际情况进行复查。于是,她就这样顺利蒙混过关,拿到毕业证,毕业后还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至此,真相水落石出。最终,顶替者张莹莹学籍被注销,毕业证书宣布无效,同时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
而张莹莹的父亲张合停及涉案的九名相关负责人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得知最后调查与处罚结果后,王娜娜对此表示满意。她表示,自己打算重拾梦想,继续追求大学梦。
之后,她报考了成人高考,顺利被洛阳理工学院商务管理专业录取。
2021年,王娜娜在个人微博晒出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同时,她还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
历经磨难,但好在不忘初心的王娜娜,在37岁时依然圆满了她坎坷的大学梦。
而偷换别人人生的张莹莹,也用自己的惨痛代价,证明了损人利己得到的东西,终究不会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