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拒录”符合政策吗?报了那么多大学,为什么都不录取他?他还有上大学的机会吗?为什么他始终不愿透露自己所报的具体专业呢?听缪老师来聊几句。
一、一是一,二是二
张智铭是河南考生,在2022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51分的成绩,全班排第5名,全省排58040名,高出一本线42分。西峡县人民医院诊断证明书显示,张智铭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心功能二级。
据张智铭自己说,他的病已经不能通过手术的方式治愈,只能每天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控制。他曾经在2021年犯过一次病,症状体现为无法行走、浑身无力,除此之外,只要不剧烈运动,他的日常表现与其他人无异。
在2022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张智铭选择报考了6所大学,分别是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按他自己的说法,这6所大学都没有录取他,征集志愿时他又报考了南阳理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三所大学。其中,南阳理工学院录取他之后,又将档案给退了回来。
张智铭把自己的经历录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他的诉求是希望有大学能够将他录取,为此他愿意跟学校签署免责协议,如果在学校发生任何异常,他绝不追究学校的责任。提到责任这两个字,咱们就不得不说说学校的“拒录”了,你认为学校的“拒录”有没有道理呢?
二、当面锣,对面鼓
首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患有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的学校,学校是可以不录取的,所以学校的“拒录”完全符合规定。
这个规定在前几年曾经引发过比较大的争议,认为这个条款并不合理的声音很大,但条款却并没有因为争论而有所修改。从学校的角度上来看,“拒录”比起“录取”来,明显是更加安全的选择。
什么是更加安全?咱们国家的大学公办性质的居多,学生吃住基本都在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比较多,这一点与西方很多大学截然不同。一旦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学校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来平息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对很多大学来说,身患重病的学生就是“不定时炸弹”。
三、冤有头,债有主
表面上看起来,张智铭在一本批次报考了6所大学,在征集志愿时填报了3所大学,9所大学将他“拒之门外”,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平行志愿之下,不管是一本批次还是征集志愿,在某一所大学已经把他的档案“收入囊中”之后,排在后面的学校就与他无缘了。所以,拒绝他的只是河南师范大学和南阳理工学院这2所大学。
这2所大学都是在他成功投档之后,发现他的身体状况,转而做出了“退档”的重要决定。所谓的“退档”就是把张智铭的档案退回到考试院。所以张智铭目前的状况很尴尬,如果严格按照投档和录取规则来办,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在二本批次填报的高校在接到他的档案之后,不会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相关条款,把他的档案退回来。
四、经一事,长一智
张智铭发在网上的视频火了,有很多人站出来对他进行声援,呼吁“破格录取”的声音不小。但是别忘了,每一次的“破格”都有可能造成不公平录取的隐患。归根结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修改相关条款,从法理上明确考生和学校的责任。
在相关条款完善之前,考生必须提前了解录取相关的政策,如果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符合大学的录取条件,或者不符合专业的录取条件,那就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
像张智铭这种情况,可以在填报志愿之前跟学校的招生办取得联系,与学校商谈“成绩上线,能否与学校签订免责协议,学校正常录取”。如果自己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录取条件,那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避开这些对性别、身高、身体状况等方面有明确限制的专业。张智铭一直没有公开他的志愿表中所填的专业,这一点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
综上所述,张智铭目前的状况非常尴尬,破格录取一定会破坏已有的规则,给未来造成一定的安全和公平隐患。如果把工作做在前面,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如今之窘境的。我个人希望看上去并不合理的规定可以被更改,也希望考生和家长认真对待规则这两个字,不要把自己逼入“靠媒体解决问题”的死角。
你认为张智铭该不该被“破格录取”?你认为情况严重的心脏病人是否该拥有与普通人相同的录取资格?如果你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招生办主任,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