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在黄元波老同学的邀请下,吴雪莉随着丈夫来到了河南开封。初到河南,吴雪莉在丈夫和他的好友的陪同下,游览了开封的大小景点,见识到悠久的河南历史。之后吴雪莉和丈夫商量:“此生就留在河南,哪儿也不去了!”
很快黄元波就开始着手筹建一个制药厂,由于在畜牧兽医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元波筹建的制药厂在投产后,开发出了不少的新药,对于当时河南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元波因此也三次当选省政协委员。
而吴雪莉则进入了河南大学,担任其外语系的外籍教师。河南大学自创办之日起,就有不少的外籍教师在此工作,而吴雪莉则是他们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可以说吴雪莉参与并见证了河南大学外语系的成长。
图丨吴雪莉和学生们在一起
吴雪莉的讲课方式非常有特点,她经常将上课地点搬到教室外,让同学们用英语介绍学校中的一草一物,在食堂用英语描述各种美味的中国美食。别出心裁的上课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上课的热情。
而且每次上课,吴雪莉都要将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课堂上给学生们学鸟叫,学狗叫,经常师生乐成一团。在上个世纪,学生们不知道圣诞老人长什么样子,吴雪莉就趁着圣诞节,亲自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样子给学生们看。
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吴雪莉成为学生们看世界的一双眼睛。
上课气氛的活跃并不代表吴雪莉对学生们不严格,相反,吴雪莉的严格和认真在河南大学是出了名的。无论发生什么事,给学生们上课从来都是吴雪莉的头等大事。
吴雪莉的腿部患有静脉曲张,每当犯病的时候,连走路都成问题。每当这时吴雪莉就单腿跳着去上课,每当她一步步跳进教室,所有的学生都对她肃然起敬。
据吴雪莉的学生回忆,老师对于论文极其严厉,从选题到定提纲,吴雪莉会找每一位学生至少面谈4次,文章2万字以上,决不允许抄袭。
图丨吴雪莉在课堂上
有的时候其他指导老师都看不下去,出面找吴雪莉替学生求情,但吴雪莉一概拒绝:“现在要求严格,将来受益无穷。”
往复几次后,再也没有人敢向吴雪莉求情了。
在吴雪莉的书架上,有一封来自中南海的贺卡,落款是万里的长子万伯翱。1972年万伯翱被推荐进入河南大学外语系上学,吴雪莉是他的英语老师。
其实万伯翱只是吴雪莉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多年来吴雪莉送走了上千名的毕业生,培养出上百位硕士,遍布海内外。在吴雪莉的书房里,除了书籍外,放满了从世界各地寄来了贺年卡。
每当提起自己的学生,吴雪莉总是自豪地说:“他们就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在上个世纪,在中国高校担任老师的外国人少之又少,吴雪莉很快被出版社相中,请她来翻译小说。当时的吴雪莉虽然在汉语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但对于翻译小说还是有些拿不准。
图丨吴雪莉和学生们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吴雪莉将小说原著看了一次又一次,用一台老式的打字机,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小说带到了西方人的心中。此后靠着这台打字机,吴雪莉还翻译了上百万字的书籍和材料。
1988年,吴雪莉受邀进京,翻译国家领导人在人大会议上的部分报告,她的翻译不但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而且部分词汇还成为标准译法。正是因为吴雪莉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努力,吴雪莉被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