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教育资讯

开封市教育系统网课教学“全面开花”

开封网讯全媒体记者尹杰通讯员王舒薇报道线上教学聚匠心,深耕细耘显智慧。近段时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封市各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从“三尺讲台”移步“线上云端”。各校坚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多措并举创新线上教学手段,提升线上课堂效率,夯实线上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充满光彩的空中课堂,确保学生居家学习扎实有效,师生成长“持续在线”,线上教育教学“全面开花”。

顶层设计搭好平台科学预判制定方案

各学校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预判,结合以往线上授课经验,制定《线上教学工作预案》,各年级各备课组积极规划,分学段精心设置教学课程表,确保线上教学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在钉钉师生群线上授课的同时,各学校领导也进入到全校的班级中随时进行推门听课,线上课堂也同步直播到班级家校群,积极邀请家长旁听,形成随时交流、层层监督、动态反馈的钉钉构架。市十三中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分成3个下称团队,融入各年级线上教学课堂,精心指导、全面服务,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高质高效。各学校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预习、复习,使上课效果达到最大化。开封县街小学教师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资源进行直播或录播,利用“教师研修”“教改经验”等模块,进行自身的充电,夯实理论根基,指导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精心出彩打造优质云端课堂

为更好地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线上课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全市各中小学备课组每天扎实开展“一天一研”“研课磨课”线上教研活动。从教学思路到难点的突破,再到作业的设计,为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开封高中开启全新线上教学模式,兼顾居家学习学生与在校学习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了线上课堂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市二十七中开展“课前三分钟”,通过分享励志文字、优美歌曲、时政新闻,激活学生网课兴趣,提升课堂温度。

此外,我市各学校积极实施“双师课堂”,当智慧平台课例中讲到重难点时,教师暂停播放,启发思考、引导发言,通过直播或视频会议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间控制在15到20分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业中的集中误区、教学难点,答疑解惑,及时查漏补缺。课后,教师还会根据“钉钉”中学生听讲的时长记录进行跟综辅导。

与此同时,各学校进一步创新线上作业评价模式,在保持反馈常规知识点、易错点的同时,附加鼓励语言,制作可爱的表情包;通过语音留言为孩子答疑解惑,如有共性问题,教师会录制短视频进行集中讲评,不让错题“过夜”。市二师附小布置给学生的每一项任务,老师自己要先做一遍,并用电子版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清晰的范例,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五育并举共促发展家校携手助力成长

“线上+线下”,五育并举的主题始终贯穿在我市教育系统的网课教学中。自10月22日市教体局全面启动我市教育系统红色电影进课堂、孝道文化进家庭、劳动教育进校园“三进”活动以来,各中小学以本次主题活动为契机,根据居家隔离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线上媒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的居家学习和德育教育有声有色。

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我市各校持续加强线上体育锻炼指导,全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制定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计划倡导学生在家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磨炼坚强意志。市回民中学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德智体美劳一个也不能少,还特别强调了午休的重要,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中有足够的时间放松休息。

此外,各校高度重视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保证正常学习的同时,同步开启线上心理课堂,推送“同心战疫”等视频网课,宣传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设立心理健康热线,随时提供心理咨询,坚定抗“疫”信心,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市十三中为学生开设《你好,注意力》心理教育课,市教科院及时推出系列心理辅导短视频《“疫”路同行,温暖相伴》,分别以“如何应对应激反应”“滞留在校师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线上学习易发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为话题,对广大师生、家长展开线上心理辅导。

居家教学期间,老师与学生家长定期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沟通,形成家校互动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进步。市金明中小学积极开展云班会、云端家访等活动,便于家长掌握学生听课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协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对父母或长辈因能力和精力原因不能辅导学生的,老师们引导家长宽容以待,鼓励孩子积极努力达到自己可以达到的水平,让关心和关爱温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

疫情面前,开封市教育系统勇担当、不畏难、冲在前,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才使命,用心用力用情全面实施线上教学,打造高质量空中课堂。让学生、老师在疫情期间、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脚踏实地、乐教乐学,眼里心里充满光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团结奋进追逐教育梦想,以苦干实干再创新的辉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