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高考

几十亿经费白花了, 第五轮河南本土无A类学科, 河大B+还少了一个

河南高等教育差强人意,已经是共识。郑州大学?是211高校,还是首轮双一流建设B类高校;然而放眼国内,实力相对一般,存在感不高。

河南大学是省内第二强校,首轮双一流建设就进入了双一流高校的序列,成为河南高等教育第二块招牌,与郑大一样,除了大,没有其它的特色。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河南本土高校没有一个A类学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A-,据说本轮掉到了B+,失去了唯一的A类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郑大有7个B+,河大有3个B+,第五轮学科是扩容的;正常说两校的10个B+学科,有个把升到A-问题不大的。让人意外的是,不但没有升,河大还掉了一个B+,这个打击有点大。

为什么会出现不升反掉的情况呢?一个是两校的B+学科实力较弱,排名比较靠后,即使升你也没有机会。看看东南大学?今年A类学科增幅,就知道它们的B+学科排名非常靠前。

其次是郑大与河大的科研实力不强。在这个五年周期里面,没有科研成果来支持的B+学科,就会被友校超越的,这是掉B+的主要原因。学科评级高低,背后的逻辑就是科研成果;没有科研成果,一切都是空谈。

河南高校建设的一般般,是缺钱吗?还真不是的。与陕西、安徽等省的省属高校比较,河南高校比较的富有。

2023年郑大的经费预算是34.3亿元,与安徽的合工大差不多;河大的经费预算是23.8亿元,比安徽大学?略低。但是与西北大的13亿元比较,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两校的学科实力差距很大,郑大也比不了,人家的钱花的多有性价比。

两校拿了这么多钱,但是学科建设上不去,变相的就是科研上不去,这就有点难交代了。两校的几十亿的经费花到哪里去了;按照做生意的说法,基本算投资失败的。

还有一点;两校的B+学科,除去理学学科有价值,很多还是社会学科,含金量非常的低,这类学科经费消耗也不多,两校的钱去了哪里呢?这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郑大与河大除了给人感觉“大”,其它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不好。就学科成绩与国家三大奖的表现看,确实有照顾的成分;就是郑大,给人的感觉也非常虚。

不过也有好消息;郑州大学的高额经费也有回报。在今年9月份的ESI全球1‰学科中,郑大增加了两个;郑大已拥有了5个千分之一学科;从这方面说,郑大还是有成果的,可惜河大拖了后腿。

笔者观点

每年花了几十亿,学科评估不涨反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钱真的白花了吗?不完全是。

一个是郑大与河大以前实力太差,特别理工科实力比较的薄弱;即使有钱,一下子也难起来,没有大咖来带,迅速起身太难了。

二、两校都是文理高校的标签,工科实力本来就不强,转型起来问题多多,历史负担还重,观念也不行,需要一个强力的校长来带路,否则转型遥遥无期。

河南高等教育的崛起还是要靠自己。两校一定要大幅压缩社会学科的规模,大力发展理工科;转型的前几年可能有很多问题,5-10年后,可能就脱胎换骨了。现在摊大饼的办学模式,就是再给几十亿也没有用,钱花不到点子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