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评论员 张恒
当我们回顾历史,通常给予那些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事件浓墨重彩。当我们身处历史,也应关注到大变革中的草蛇灰线。
国有国运,省有省运。对河南来说,科创与教育一直是两大痛点。《河南日报》曾刊文称,“创新要素不足是我们的突出短板,科教质量不高是一大痛楚”。
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河南启动建设了“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30家左右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哈工大、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等至少4所985大学研究院已落地、揭牌或明确设立郑州研究院。另有14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纷纷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
一组组数字和成绩让人振奋。因为数字的背后,是一流高校带来的科研力量,是我们翘首期望的科研人才,是“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强劲动力。数字的背后,是1亿多河南人对一流高等院校的企盼。
“跨省异地办校”被限制,高校研究院等机构的引入,几乎成为唯一整体引进科研团队的稻草。引进科研团队是“引智”,也是快速产出科研成果的利器。从另一个角度说,研究院不需要大面积批地,不需要大而全的校区设置,反而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负担。
直接引进高校研究院,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发展。受邀高校大都是工科,在各自领域有领先积淀,可以很好地契合河南当地的产业。这种高效的政产学研对接,有助于快速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研究院距离市场更近,有利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据披露,上海交大郑州研究院将适时推进博士后、研究生培养。有专家分析,地方引进的高校研究院,在条件合适时,未来有可能转为高校。这或许为河南破解一流高等教育难题,提供一种可能性。
当然,除了引进外省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外援”,河南省也在培育自己的“种子选手”。如:依托相关专业院校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这种被称为“两条腿走路”的部署,为河南的未来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创新人才。”
密集引进高校研究院,关乎撬动产业升级的破局突围,也关乎河南的前途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