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就业

南阳: “十万教师大比武”再掀课改热潮

全媒体记者 王丙双

这是一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比武、大练兵;

这也是一个展示课堂教学水平的大舞台、大擂台;

这更是一次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和育人方式、助推南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9月26日至28日, 2023年秋期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市级现场比赛圆满结束。全市13个赛区84个赛点1796名选手参加现场比赛,420名专家评委,3306名一线教师评委参与现场听评课。火热的激情、全心的投入、热烈的研讨、深入的交流、激烈的碰撞,南阳大地再次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热潮。

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和育人方式、实现南阳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南阳市教育局按照《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及早规划部署,精心组织了2023年秋期南阳市 “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市级现场课比赛;各县市区迅速成立市级现场比赛筹备小组,召开赛区筹备会,对“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市级现场比赛进行认真安排部署;各学校成立磨课团队,精心打磨,全力备赛;各赛点提前谋划,制订方案,对比赛进行全流程模拟演练,确保了大比武活动顺利进行。

9月27-28日,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杨文普,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晨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栓旺等分别深入市中心城区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小学英语)、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初中部(初中历史)、南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数学)、南阳市第十七小学(小学数学)、南阳二职校(职业教育)等部分赛点调研指导,深入比赛现场听课,查看评委打分情况,参加赛后教研点评,与评委互动交流。

所到之处,比赛现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参赛教师个个精神饱满、全心投入;评委认真严谨、公平打分;赛后教研点评精准、指导到位。

“参加这次大比武让我得到了历练,一生受益。我也感到自己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学科素养、学生合作探究等方面还需要学习提升。”在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参加大比武的唐河县星江初中历史教师郭梅婷走下“擂台”,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确保“大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深化优化大比武活动,南阳市教育局在去年全面启动“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基础上,把2023年作为 “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深化之年。乔栓旺介绍说,南阳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了大比武竞赛办公室,由专班专人负责实施。通过对参加市级现场比赛的人数增量扩面、均衡分配,在全市真正形成 人人参与、个个创优、校校出彩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

据了解,南阳市2023年秋期“大比武”活动市级现场课比赛共分6个学段。其中,普通高中有16个学科;职业学校有9个学科13个专业;初中有16个学科;小学有12个学科;特殊教育有个两大类10个学科;幼儿教育有3个学科。

参与“大比武”市级现场课比赛的教师必须从“大比武”活动中产生。各县市区根据县级赛课成绩,分学段、分学科、按分配名额择优推荐,参与市级赛课。每个学科的市级现场课比赛评委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参与听评课的一线教师(听评课教师),另一部分是学科专家。每位评委均依据《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制定的本学段优质课竞赛评分标准独立打分。一线教师评委共45人,去掉10个最高分和10个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分,乘以0.7,得出一线教师评委评出的分数;学科专家评委共5人,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1个最低分,算出平均分,乘以0.3,得出专家评委评出的分数。这两个分数相加,得出参赛教师的最终得分。

各学科赛课结束之后,由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科教研员或市中心教研组成员主持,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市教研员或市中心教研组成员进行一次集中点评,市教研员或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做一场学科专题报告,参加现场课比赛的教师,每人撰写一篇5000字以内的“个人成长故事”,市教研中心每年分学段各出版一本高质量的优秀教师成长故事集,各赛点对每一节课进行全程录像,作为南阳市储备1000节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重要课源,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示分享。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何实现“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如何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创优、校校出彩?

“这次是‘大比武’,下次是‘大观摩’,最终目的是教育质量的‘大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教师参与面,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其中,组织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再深造、再提升。把全国有名的大家名师请到南阳授课,再研讨、再指导,让优秀教师在全市巡回上观摩课,让大比武中胜出的‘英雄’有‘用武’之地,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制订课堂教学的南阳标准,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和‘创新’两颗种子,真正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南阳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全国教育名地奠定坚实基础。”杨文普的话掷地有声、信心满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