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就业

吕老师尚未“安息”, 教师行业迎来心理培训, 真是“提着气”上班

河南郑州23岁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尽的事件,一定牵动着不少网友的心。教师是教育行业的“第一执行者”,也是跟学生、家长关系最紧密的人员。

他们的状态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培养。在外界看来,教师是最靠谱和光鲜的职业之一;不然现在应聘不会那么内卷。可是,往往越想认真做好事的老师,承受的苦恼也越多。

吕老师尚未“安息”,校方回应否定加班经历

很多人不相信当老师压力大,这件事却让不少习惯冷嘲热讽的家长闭了嘴。以前总说“嫌累可以辞职啊”;没想到有些毕业生已经累到对未来看不到希望,陷入崩溃而走上极端。

而且,根据同行的透露,河南本身人口多、学生多;尤其小学阶段,班型往往比其他地方的班级规模更大。拿着同样的薪水,这里的老师普遍要管理更多学生。

之前笔者就曾写文章谈及过年轻教师的困境:班主任明明是需要丰富经验的岗位,但现在有个“怪现象”;偏偏让刚毕业的新人直接上岗,理由是可以更快地锻炼和成长。

当时就有拎不清的读者评论,说笔者替年轻教师说话,这是“鼓励偷懒、不善待老教师”的思想。或许,平常喜欢压榨新人的老油条,最喜欢这样吧。

吕老师在最后的诀别信中,明确提到她因为没有经验直接被要求当班主任,感到力不从心、大事小情都被批评和打压。笔者想起一个比喻,所谓的“锻炼”未免天真。

这相当于让几岁娃去提30斤的东西,那不是锻炼独立性,而是揠苗助长、反倒压垮了。这个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和处理中。校方在回应中,否认了“加班数石榴”的经历。

吕老师尚未“安息”,但很多城市的老师纷纷留言表示,同行们预判了这件事给教师带去的影响:不是多休息,而是又有了培训和写报告的理由。

教师行业迎来心理培训,用吕老师的话:“提着气”上班

已经有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晒出了自己接到的培训通知和表格、报告资料。果然不出所料,很多学校在这之后开展了“心理培训”。

目的是观察教师工作者的心理状态,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但是,这往往是局外人的视角。对于一线岗位的老师们,还真是感到有口难言。

吕老师是因为承受了太多职场打压,接受了超出能力范围的班主任工作;并且无力面对那么多教学以外的琐事。很多教师跟她一样,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减少跟教学无关的任务。

可是让老师们再次拿出个人时间,去参加心理培训,真的会有助于舒缓压力吗?实际上,一线教师反而感到压力更大、形式主义更多,更加疲惫。

用吕老师在诀别信中的话,“提着气”上班。可是,这种状态暂时维持还行,久而久之没有多少教师能承受。想要坚持下去,便只能学习偷懒、学习不再认真的态度。

如果陷入了这种循环,真的有利于学校的教学水平吗?不幸福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学生。这是实话。

家长同样希望老师能歇歇,回归教学工作

河南吕老师的事,让不少家长开始理解班主任。原来她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养尊处优”;而是很多任务没有摆在面前,却是领导要求不得不做的。

教师的重心如果不能放在教学上,那么辅导学生、管教学生的任务,势必要转移到家长身上。这就是为何现在的小学老师要求家长为成绩负责的原因。

最后,家长和教师之间矛盾越来越深,双方都觉得很累、很委屈,对方又不理解自己。很多家长也呼吁,希望学校和领导能够“放手”,不要给老师增加负担。

让教师把最主要的精力都用在辅导功课上,这才是要紧的。可是现在,动辄让班主任统计信息,很多人一定被催着“给学生交医保”。

什么时候连医保交不交,都必须上报给学校了呢?校方可以有自己的理由,但是类似这种只考虑学校担责任、不顾及强制上报是否合理的小事,在很多层面压垮了老师和家长的耐心。

【结语】想要减少教师的压力,最好的方式是简化校园里的形式主义、减少职场勾心斗角。希望老师们不要因为写“心理报告”,重新增加负担。

话题:你们那里展开培训没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