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高考

少数民族加分瘦身 更精准才能更公平

李一陵/文日前,河南发布2024年高校加分政策,从今年起,河南将取消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目前,除河南以外,安徽、江苏、山西、山东、江西等多省份也已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此外,福建、湖南等多个省份也在高考加分政策调整过渡推行期中。以福建为例,2020年发布的《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个别高山、海岛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2026年起,则将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内蒙古也确定了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精准确定加分区域、群体和条件,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的调整优化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原则。

少数民族加分是一种补偿性的公平。其出发点是帮助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加分政策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

一方面,是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过去那种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的政策不够精准,引发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尤其是一些在城区学习、生活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和汉族学生一样的教育,却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显然不公平也不合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高考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中,因少数民族加分的最多,达到6800余人,相当于每百名本市考生中,就有至少9人享受少数民族加分。由此可见,改革这种撒胡椒面的加分政策有其必要性。

因此,根据各省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优化调整加分政策,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把加分政策用到刀刃上,让政策精准地帮助那些最需要帮扶的学生,成为改革的趋势。比如,教育资源已经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的省份则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保留加分政策的地区,也大幅减少了加分分值。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优化调整的背后,是整个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缩影。2014年启动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之前,教育部的加分政策只有14项,但各省的加分政策有200多项。名目繁多的加分政策,背离了多元选拔人才的初衷,导致了系列“加分腐败”问题,伤害了公众对高考制度的信心。从2014年开始,先是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项加分项目,并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不断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成为守护高考公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给那些跟风卷竞赛的考生和家长松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高利害性,其公平成色直接关系广大考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而公平既包括考试公平、录取公平

这类结果意义上的公平,也包括入学公平等起点意义上的公平。

由此来看,逐步取消和优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包括更整体层面的高考加分政策改革,当然是众望所归,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但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讲,如何实现教育资源更均衡的配置,进一步缩小不同群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的差距,还任重道远。

当下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也已经实现,但不容否认的是,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甚至有扩大的势头。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县中塌陷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县城的学生、农村生源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少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反映出什么问题?对此,面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正在推进之中,但这些行动恐怕还不够。再比如,如何缓解河南高考的“地狱级难度”?如何直面“山河四省”对“山河大学”的期待?这些都是我们在谈高考公平时需要持续面对和回应的问题。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