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但海剑、商丹、钱舒健)6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的240余名从事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认知翻译研究,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
此次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交流互鉴均离不开翻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此次会议,是翻译界的一大盛事。期待研讨会发挥促进学界交流、丰富学术研究成果的作用,推进翻译教学和翻译产业的进步。
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表示,翻译认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研人员从心理语言学、行为语言学等不同角度,使用眼动仪、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不同工具进行实验,很多成果已经走出实验室,应用到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翻译认知研究也面临着不少理论和方法上的挑战。李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收到了约200篇研究报告,水平高、规模大,相信专家学者齐聚会进一步推动翻译认知研究的发展。
论坛上,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JulianeHouse教授、英国杜伦大学的郑冰寒博士、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文旭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文斌教授等15名专家作主旨报告。会议设武汉理工大学特别论坛和10个分论坛,围绕“口笔译过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口笔译过程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口笔译过程的社会学研究”等主题,24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学术观点,共同探讨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的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与会成员有来自德国、英国、加拿大、波兰的专家学者,以及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中国师生代表。3个国家级出版社和6个语言服务企业参与协办。会议为中外翻译工作者、高等教育教师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对加强政、企、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首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2014年在澳门大学首度举办。此后,在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南大学先后举办六届国际会议。该会议已成为一个介绍和讨论最新翻译认知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