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从2014到2021, 襄阳独立学院转设, 终于有眉目了

从2014年传出要转设,到如今刚刚确定转设方向,襄阳的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这一路走来,还真有点一波三折的味道。8月底,有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建议该校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理由有三个,一是学费降低,吸引学生来襄阳;二是节省开支,用于教学和科研;三是省内标杆,第一家转为公办。市教育局的回复很干脆。

回复中简明扼要地一句话说出重点:将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的投资主体变更为汉江国投,转设为民办非营利应用型大学。这句话指向两个关键点,一是投资主体的变更,二是未来转设的方向。什么意思呢?

一、主体变更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成立于2003年,性质是公办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参与筹办的民办性质独立学院。最早曾经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学,此后在2019年由襄阳市市属最大的国有独资公司——江汉国投接手并成为唯一投资方。

独立学院转设,意味着与母体公办大学从法律意义和行政关系上彻底断开,即便今后依然仰仗公办大学的师资力量,也属于“单位之间的合作”,而非“单位内部的调用”了。

二、转设方向

“民办非营利应用型大学”是什么意思呢?“民办”两个字说的是性质,即便投资方是国企,学校依然是民办。既然是民办,就要按照民办的标准来收费。所以网友的那个“学费降低”的梦想是没法实现了。

非营利和营利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赚不赚钱,而是赚了钱怎么分、怎么花的问题。学生被录取,缴纳学费,学费可以看作是学校的收入。这所学校现在有在校生约6000人,每位同学每年的学费在8500-15000元之间,按照10000元每人计算,每年的学费收入也有6000万。

如果学校是营利性的,那么所有收入减去成本之后剩余的利润,股东是可以分红的。谁投资,谁受益。如果学校是非营利性的,那么学校即便有了利润,股东也不能分,只能把利润投入到办学中去,用于建设硬件、聘用人才等等。

至于应用型大学,是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应用型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型兼顾研究生教育。应用型的教学侧重与社会结合的应用方向,研究型的教学侧重与科研结合的理论方向。应用型的招生分数低、资金预算低;研究型的办学层次高、享受资源多。

三、地域背景

襄阳的财政收入仅次于武汉,排在全省第二;GDP排在省内第二;人均GDP仅落后于武汉和宜昌,排在省内第三;户籍人口排在省内第四;行政区面积仅落后于宜昌,排在全省第二。全方位比较来看,襄阳在湖北的地位并不低。

但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湖北省的大学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武汉,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省内其他地市没有一地超过10万。省内排第二的是荆州,有超过9万的本专科在校生,第三名的十堰和第四名的宜昌都超过6万,襄阳只能排第五,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只有5万多。

襄阳只有湖北文理学院和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省内的其他城市呢?武汉有46所本科院校,十堰有5所,黄石有3所,荆州有3所。宜昌、孝感、恩施三地各有2所,与襄阳相仿。黄冈、荆门、咸宁三地各有1所,鄂州、随州两地只有高职大专,没有本科院校。

总体上看,襄阳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略微滞后于城市发展,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的转设有希望在近两年彻底完成。根据高校命名规范,独立学院转设后的校名不能包含原母体公办大学的全称和简称,所以“湖北文理学院”六个字肯定是不能用了。

你认为这所大学改一个什么校名比较好呢?对这所大学的未来,你是否看好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