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治学严谨,幽默风趣,是潜心科研的“学术男神”,也是平易近人的“茂茂老师”。从教30多年,他指导的学生在核心期刊发文;他曾带领的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等项目,拿下百万经费;还凭一己之力,邀请6个国家10多位业界知名学者,只为打响学校品牌。他是田传茂教授,来自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认真负责“茂茂老师”
从教30余年的田传茂,一直秉持“诲人不倦,润物无声”的精神栽培学子。课堂上,他是严谨治学的“引路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一词一句斟酌细看,严格要求到每一个标点符号;当学生提出疑问时,他认真耐心讲解,直到学生听懂才肯放人。课堂外,他是学生心目中亲切的“茂茂老师”,会将开会途中看到的店铺译名和学生分享,还会在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激动大笑。
他说翻译是一项融合了译者想象力和语言艺术性的工作,没有人能够做到最好,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借鉴、模仿、改进、提升。于是,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英语、感悟翻译,将学习植根于现实生活。他所主讲的《翻译与文化》还被选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他和学生分享观看中外电影大片的心得,探讨字幕翻译的得失,创建笔译QQ群、微信群,和学生交流思想、传授新知。还特地建立一个公共邮箱,将收录整理的专有名词翻译技巧放入其中,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在他教书育人的生涯里,精心地播种耕耘,换回了累累硕果:指导了本科毕业生近百篇学位论文,和多篇研究生论文。其中,本科生发表1篇核心期刊文章,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还有多人获得省优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翻译》2019年第1期发表文章。
潜心科研“学术男神”
在科学研究上,田传茂恪尽职守、积极服务社会、不断努力提升外语学科影响力,积极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带头申报学术项目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截至2020年11月,他主持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为《中国翻译市场发展60年研究》、《<楚辞>百年西传得失与中国典籍的译介路径研究》,和《<楚辞>在西方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他拥有著作成果1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文章11篇;独撰或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检索文章16篇。
他作为合作作者撰写的《翻译方法论》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他独撰的专著于2016、2017年分获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他与王峰博士合著的《翻译与文化》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此外,他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外语学院和文学院的教师,建立起一支科研团队——“楚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团队”。合作开展地方文化研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该团队被长江大学遴选为双一流建设科研团队,获得建设经费100万元。
打响品牌“推广大使”
关心学院发展、致力于学校知名度提升的田传茂曾说“一定要把长江大学的品牌推广到国际舞台”。为此,他广泛争取资源,竭尽全力为打响长大品牌而努力。
2016年,外国语学院承办了“第十一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坛”。这期间,田传茂作为组委会核心成员,发挥学术影响力,积极组织国内外近300名学者参会。
其中与会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和主旨发言,是展示学术会议含金量的核心。为了打响长江大学翻译学术会议的品牌,他利用自己在国外的学术人脉,日月不辍的努力,反复磋商、多次协调,邀请到了6个国家10多位翻译界的知名学者,包括国际译联秘书长Frans De Laet教授、著名翻译学术期刊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主编Roberto Valdeon教授等,担纲大会主旨发言人。
这些学者的到来,不仅提高了会议的层次,还开阔了长大师生的眼界,提升了长江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他还精心设计了会议的程序手册,创设了“专家采访、主论坛、分论坛、高峰对话”4种会议形式,亲自指导团队成员设计精致的电子邀请函、会议展板、会议资料袋,集展示“长江大学形象、外院特色、学术魅力”于一体的会议宣传片等等。
最终,会议圆满成功,长江大学师生们的敬业、认真、严谨、体贴、高效和温暖,给中外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华网湖北频道、UCL翻译新闻、《中国科技术语》、《长江大学学报》、《外国语文研究》等也报道了此次会议,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以生为本,教书育人;心系学校,树立主人翁意识。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田传茂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秉承 “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超越。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未来的道路,他将继续坚守本心,不断前行!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