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重磅! 2022八省联考成绩公布! 平均成绩惨淡, 预测分数线很低, 原因深析

在2021年12月27—28日,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河北省、辽宁省举行了被称为“第二次八省联考”的考试。

2021年1月23—25日,以上八省市在教育部的牵头之下,曾经举行过“第一次八省联考”,被人们称之为“史上最大的省际联考”。参加考试的学生达到了300多万人,占2021年全国高考人数的1/3。

不过,“第二次八省联考”与“第一次八省联考”相比,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不是“第一次八省联考”的简单重复。

一、2022年“第二次八省联考”的新特点

1、参加联考的范围大幅度缩小

据了解,“第二次八省联考”,参加的高中学校仅有八所。每个省、市派出一所名校参加考试。这八所名校分别是: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福州市)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沈阳市)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石家庄市)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

★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

2、参加联考的高中均为本省名校

以上参加联考的学校,均在省会城市,均为本省、市高考成绩、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非常优秀的高中。

如: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2021年全国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24枚金牌,仅比排名第一的河北省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少一枚,排名全国高中学校第二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22枚金牌,排名全国第五位。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均获得了6枚金牌,排名并列全国高中学校第二十八位。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以4枚金牌,排名全国第四十三位。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获得了3枚金牌,排名全国第四十九位(并列)。

在2021年全国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入围国家集训队人数排行榜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入围国家集训队15人,排名全国高中第一位。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10人入围,排名全国高中第三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4人入围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二十二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以4人入围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三十一位。

3、八省联考使用的试题全部统一

尽管2022年“第二次八省联考”的试题,不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但是试题命制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据了解,2021年12月的“第二次八省联考”试题,命题由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统一负责。语文、数学、英语等三科试题,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命制,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个选考科目试题,由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负责命制。由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统一负责审稿,以确保这次常规模拟考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4、统一评卷,尺度统一,反馈精确

“第二次八省联考”,由八省市八所高水平的高中学校统一组织联评,评分标准统一,评分尺度统一,使“第二次八省联考”的信度、准确性、诊断性的特色更加鲜明,有效性和针对性也大大提高。

二、“第二次八省联考”成绩及预测分数线分析

1、“第二次入省联考”预测分数线情况

(1) 首选物理类

特招类(相当于原来的一本线)参考分数线是424分。第二批本科批参考分数线是355分。

(2)首选历史类

特招类(相当于原来的一本线)参考分数线是484分。第二批本科批参考分数线是434分。

2、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分数线与“第二次八省联考”预测分数线的比较

(1)辽宁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03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336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34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56分。

(2)重庆市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28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46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38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56分。

(3)江苏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01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17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33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76分。

(4)湖南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04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34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21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66分。

(5)河北省

首选物理类,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12分。

首选历史类,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54分。

(6)广东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39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42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48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48分。

(7)湖北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20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397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58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63分。

(8)福建省

首选物理类,特招批分数线530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23分。

首选历史类,特招批分数线546分,第二批本科批分数线467分。

除河北省不划定特殊类型的招生分数线外,其他各省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均为500分以上,首选历史类分数线比“第二次八省联考”高出了40-50分。首选物理类分数线,比“第二次八省联考”高出了100分左右。

第二批本科分数线,首选历史类比“第二次八省联考”高出了20多分,首选物理类比“第二次八省联考”高出了80-90多分。

3、“第二次八省联考”再选学科原始分情况分析

(1)化学,A档,63分;B档,47分;C档,30分;D档,15分;E档,2分。最高分,96分。

(2)生物,A档,64分;B档,51分;C档,38分;D档,23分;E档,1分。最高分,96分。

(3)思想政治,A档,70分;B档,60分;C档,46分;D档,23分;E档,21分。最高分,90分。

(4)地理,A档,62分;B档,52分;C档,41分;D档,23分;E档,1分。最高分89分。

由此可以看出,“第二次八省联考”试题的难度过大,对于各省、市最顶尖的学生而言,考出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能令老师、家长、学生满意。

4、“第二次八省联考”9个学科平均分、难度和区分度情况分析

语文学科,难度0.58;英语,难度0.53;思想政治,难度0.58;地理,难度0.51。难度非常好。历史,难度0.64,相对较容易。

不过,物理,难度0.3。数学,难度0.37。化学,难度0.47。相对较难,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会影响学生今后选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5、“第二次八省联考”6个学科选考情况分析

(1)物理、化学、生物类,占比24.49%。

(2)物理、生物、地理类,占比17.28%。

(3)历史、政治、地理,占比12.63%。

(4)物理、化学、地理,占比12.52%。

(5)历史、政治、生物,占比10.75%。

(6)物理、政治、生物,占比6.9%。

(7)历史、地理、生物,占比6.16%。

(8)物理、化学、政治,占比4.38%。

(9)物理、政治、地理,占比1.39%。

(10)历史、化学、政治,占比1.11%。

(11)历史、化学、生物,占比1.08%。

(12)历史、化学、地理,占比0.9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首选物理类的人数明确占优势,反映了优秀学生占多数的顶级高中的学生品质。首选历史类的人数相对较少,反映了文史类学科地位的相对低下。此外,传统的大理科、大文科的选法,仍然是主流。

相对而言,物理+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地理等四种组合类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选考方法,对于高考志愿的填报,也大有裨益。

三、“第二次八省联考”学科平均分及预测分数线比较低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第二次八省联考”的学科平均分及预测分数线相对比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1、试题难度过大。

对于出类拔萃的高中学生而言,难度达到0.50以上,就已经是非常难了。如果是非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联考的话,可能数据会非常“难看”的。估计,难度会达到0.3左右。如果真的是这样,本次测度的效度、区分度就很不好看,基本没有达到模拟联考的预期目标。

2、对学生的定位偏高。

“第二次八省联考”,只有历史学科的难度在0.64,相对容易。由此可以看出,试题命制时,对学生的素养定位是偏高的,才考出了如何令人失望的成绩。

3、各省市学生的情况相差迥异。

“第二次八省联考”是八省、市顶级重点高中之前的较量,不过,相对而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素质,相对要高一些。各省、市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科平均分低,预测分数线低,试题难度偏大的主要原因。

4、试题题型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

“第二次八省联考”的七省一市,从高考选考科目试题命制的情况看,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本次联考,采用一种模式的试题,对于学生而言,有一个适应过程,这种题型与平时训练题型不同,对学生最后考试成绩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5、评卷尺度一致。也影响到各校学生的成绩。

“第二次八省联考”尽管只有八个省、市的八所学校参加。以前是没有统一标准,进行阅卷的。本次联考,空前地采用统一的标准阅卷,使各省、市阅卷标准趋于统一,使以前高考阅卷较为宽松的省、市学生的成绩,产生影响是必然的。

四、“第二次八省联考”成绩反馈后,应该如何处理联考数据

参加联考的各所学校,要从试题命制、考试环境、考试平均分、试题难度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后分析,利用大数据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第二次八省联考”的价值最大化。

仅仅是比较各学校、各学科之间的差距,势必悖离了联考的初衷,其效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