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在武汉黄陂随拍一座高校, 环境僻静清幽, 集装箱式学生后街是亮点

湖北是教育大省,武汉是高校聚集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久了,几乎随处都能“偶遇”到高校园区。不过,随着近年来疫情的影响,导致原来开放的高校园区全部紧闭大门,外人难以自由出入游览。前不久,小编路过远城区黄陂的汉口北大道,在近武湖的胜海大道附近发现了一座可能是城区最偏僻的高校武汉文理学院。学校地处胜海大道特1号,实际上就在大道北段的起点上,周边环境僻静清幽,鲜有人烟,而大门前的马路两侧还放置了清一色的集装箱,统一被改造为商铺摊位,组成了很有亮点的学生后街。在武汉文理学院周边逛一圈,还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说武汉文理学院偏僻,那是名副其实。即便从城市传统的交通环线上来看,文理学院的位置也排到了三环以外四环线边,要知道那可是四环线,而且还是处在武湖区域,早些年的时候,其毗邻区基本算是准外环,荒无人烟一样的存在。而文理学院的到来,首次让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起来,原来在武汉黄陂区与江岸区交汇的地方还有一个武湖,还有一条汉口北大道,而即便是学校搬迁运营后,对于与之相连的胜海大道,很多学生还是一脸懵逼,毕竟那条马路也实在太小众了。

前往汉口北武湖和文理学院,公共交通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尤其对于江对岸的武昌和汉阳片区,转乘是必然,转乘的次数让人纠结。公共交通的第一步,是要到汉口的江岸区,近些年还好,因为学校的规划起到了作用,还追加了一路212的公交车,加上原有的293路,双线车次分别从西侧和南侧绕行汉口北大道和汉施公路,从汉口闹市区过来。这样,一路抵达学校门口,基本上持平了很多城区内的高校交通,相对来说,因为这两条线路的车次在中心城区外围行驶,实际上还间接避免了拥堵,一举两得的好事。对了,退一步来说,在这两路公交车沿线还交汇有地铁网络,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乘坐公交车到文理学院校门口,会在汉口北大道和胜海大道的交汇处转弯,从那里向北走,胜海大道的全貌慢慢展现。沿线都是小平房,仅有的现代化小区鹤立鸡群,高楼层成为导航标一样的参照物,偶尔到了晚上亮起一丝霓虹也令人心驰神往。不过,对于学生朋友来说,这样的环境也并非坏事,没有了闹市区的叨扰,静谧的环境明显更适合求学深造,即便非常苛责基本的生活设施和保障,学校大门外的临街商铺,副食小店和商超,哪怕快递物流点也一一俱全,说地段荒凉无人问津,那肯定是假话。

由于疫情原因,来到了胜海大道和文理学院的大门外,也无法进入。小编下了公交车,在起始站点处来回走了几圈,胜海大道的北侧尽头,全是类似滩涂一样的地貌,不时有骑着摩托的本地人出入,车上放满了垂钓的装备。这些钓鱼人就是殷勤,冬天也不停歇,没有马路也能骑车,让人敬佩。而一路之隔的学校围墙处,又有几对小情侣,穿着臃肿,明知道前面没有大马路还选择往深处走,难以理解。近处的马路还是坑坑洼洼,远处的学校大楼映衬在香樟树树荫里,看着深邃又遥远。

马路和自然路段的界限处有电线杆,也有垃圾桶和铺设的青砖,因为路面很宽,有的大车会到这里调头。以此向南走,胜海大道慢慢展开,两边的商铺慢慢密集起来,不过,这些商铺并非标准的水泥建筑,看着像是临时设施,因为它们都是清一色的类似集装箱一样的“东西”。集装箱的体积很大,高度和普通的平房差不多,本来也算是平房,只不过因为它纯平的屋顶,钢制的主梁,还有密密麻麻焊接在一起,用卷闸门直接当大门,暴露出的集装箱特点过于突出,不得不让人觉得那是集装箱。集装箱式的商铺门面两边绵延开来,一直通道学校大门处,目测规模还不小,以此“建造”的街道,供学生消费,标准的学生后街。

后街上的人气还不错,靠近学校大门处的几家已经开业,改造之后,已经看不出集装箱的样子。那里有一家东北烤肉,一家鱼头火锅店,还有副食店若干,快递点也是必须,上午时分,学生熙熙攘攘。从大门处往两边看,门店开业的稀疏程度明显错开,有的还在装修,门头已经出来了,有的还是卷闸门关闭状态。听一位正在装修的工人说,这样一间标准的集装箱门面,月租金要四五千,这个数字还是蛮高的,毕竟是这么僻静的地方,只有学生市场,还有寒暑假等影响。

透过学校围墙的间隙,拍了几张校园内的风景,因为是工作日,实际上人不是很多。不过,走到大门处,出入的学生还是非常多,公交车上有上有下的,背着包的学生都是悠闲的状态。想到这座文理学院,其校园地址刚开始在蔡甸经开那边,那时候还与江汉大学毗邻,校园面积规模比较迷你,但位置应该比现在好一点。如今搬迁到黄陂这里,发展迈入新篇章,不知道有没有看好这座学校的朋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